1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问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A)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B)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C)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D)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选自韩愈《师说》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孰能无惑 谁,哪一个
B.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本来
C.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风尚
D.是故无贵无贱 没有
(2)下列句子中“之”字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是
例句: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A.凌万顷之茫然
B.古之圣人
C.师道之不复
D.句读之不知
(3)下列对文段中画线句子的翻译,正确的是
A.那些儿童的老师,给予他一本书,让其学习书中的文句的停顿。
B.小的方面学习了大的却丢了,我没有看到他的明智。
C.把官大的人当作老师,来谄媚奉承他。
D.现在他们的智慧果然比不上这些人了,这有什么奇怪的呢!
(4)下列对文段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是
A.这段文字批评了当时社会上“耻学于师”的不良风气。
B.这段文字阐明了从师的主要途径。
C.这段文字主要论述了士大夫与巫医乐师百工等人的智力差别。
D.这段文字指出了择师的主要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