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教组卷基于海量职教高考试题库建立的在线组卷及学习系统
职教组卷

潍坊市工业学校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试题

  •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易

    1 .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是(  )
    A. 心(yè) 磨(zuó) 按不住(nà) B. (xuè) 杂(wú) 果实累(lěi) C. 予(gěi) 骗(hǒng) 良不齐(yǒu) D. (fáng) 方(chǔ) 颓壁残(yuán)
  •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易

    2 .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 感概 笤帚 恪尽职守 B. 简朴 狼藉 班门弄斧 C. 隐秘 脉膊 义不容词 D. 嬉戏 鬼秘 厉兵秣马
  •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易

    3 . 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今天是交警潘福生的休息日,他答应带女儿到公园玩一玩,可骤发的一起交通事故使得他又一次对妻子和女儿________了。
    ②《归园田居》中的“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两句________自《汉乐府·相和曲·鸡鸣》一诗,原句是“鸡鸣高树颠,狗吠深宫中”。
    ③乌篷船里的那些土财主的家眷________在,然而他们也不在乎看戏,多半是专到戏台下来吃糕饼水果和瓜子的。(  )
    A. 失言 袭用 虽然 B. 食言 袭用 固然 C. 失言 习用 虽然 D. 食言 习用 固然
  •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易

    4 .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的是(  )
    A. “好吧,”李强停了一会儿说:“下午两点,我在学校门口等你。” B. 再见了!朝夕相处的同学们;感谢您!辛勤付出的老师们。 C. 说起中国古代神话,你能想到的是开天辟地的创业大神盘古?还是炼“五色彩石以补苍天”的大母神女娲? D. 中国的北京、上海,美国的纽约,英国的伦敦,都是世界上著名的城市。
  •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易

    5 .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的使用,正确的是 (  )
    A. 看了憨豆先生的表演,一家人都地大笑起来。 B. 这项新规颁行一年多,已有危险苗头,如不及时关注,只怕,为时太晚。 C. 据专家测算,在首都市内的空气污染中,汽车尾气的排放可算 D. 这里有些是应景的文章,有些则已有之感。
  •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易

    6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是(  )
    A. 我国宏观经济年均增速约7.3%左右,对全球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 B. 研究表明,吃适量的水果、蔬菜有助于预防多种慢性病。 C. 在使用电器的时候,如果一旦出现漏电现象,应该立即切断电源。 D. 北大眼中,有多少名校长。
  •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易

    7 .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冰窗花儿的美,还在于它变幻、亮丽的色彩。                                                ,记下了自己的晶莹剔透,记下了自己曾经的绚丽和多姿。
    ①冰窗花儿,开始放射出七彩的缤纷
    ②太阳的光线越来越热,冰窗花儿开始溶化,在窗玻璃上纵横流淌,把曾经的辉煌,变成了一道道流淌的记忆
    ③最初,只是一种明亮,渐渐地,不同的色彩从冰花上散射出来
    ④太阳出来了,冬日的太阳,淡淡的,以一种柔弱的姿态,照射到冰窗花儿上
    ⑤先是橘黄的,橘黄中带着一种浅紫和淡蓝,慢慢地又变成一种耀眼的红(  )
    A. ④①③⑤② B. ④②③①⑤ C. ④③①②⑤ D. ①④③⑤②
  •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易

    8 . 下列各句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
    A. 老大爷远远看见我,遂放下赶鸭的竿子,笑眯眯地向我走来。 B. 你和我小学毕业的合影我一直当作珍贵的回忆惠存着。 C. 可能是一时疏忽,你的稿子有几个不大通畅的语句,我斗胆作了斧正。 D. 王老师捧着一幅字画凑到马医生跟前:“区区草字,不成敬意,请您笑纳。”“如此盛情,却之不恭,那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易

    9 . 下列有关文化、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古代“左迁”指贬官、降职,如白居易《琵琶行》中“予左迁九江郡司马”。 B. “下车”指官吏初到任。“乞骸骨”:封建社会,大臣年老了请求辞职,意思是请求赐还自己的身体,回家乡去。 C. 《五人墓碑记》的作者是明末文学家张溥,《明湖居听书》的作者是清末小说家刘鹗。 D. 《张衡传》是一篇人物传记,选自《后汉书》,作者是范晔,南宋人。
  •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易

    10 . 对下面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鹧鸪天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
    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
    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
    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
    A. 开头两句作者运用拟人、拟物手法,传神地运用“断”“明”“隐”这三个主观色彩极强的形容词,把景物写得活灵活现,栩栩如生。 B. 三、四句写景有色有香,有动有静,空中与地上两组景象相得益彰,组成一幅相映成趣的美丽图卷。 C. “殷勤”二字,是拟人化手法 ,“浮生”二字化用《庄子·刻意》“其生若浮,其死若休”句意。这两句抒发了作者乘兴游赏的盎然心情。 D. 此词为东坡贬谪黄州时所作,是他当时乡间幽居生活的写照 ,表现了作者贬谪生活的愁苦心境。
  • 题型:现代文阅读 难易度:中档

    11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①人类在进行航天活动时在太空中遗弃了各种物体和碎片。自从苏联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揭开了人类空间时代的序幕,同时也为太空送去了第一批垃圾。人们称这种垃圾为太空垃圾。当时,宇航员完成飞行任务后,把卫星的装载舱、备用舱、仪器设备及其他遗弃物都留在了卫星轨道上。此后,随着人类太空史上的一次次壮举,太空垃圾与日俱增。人类先后已将4000余颗卫星送入太空。目前仍在继续运转的仅有400余颗,其余的或坠毁于地球表面,或遗留在太空,成为太空垃圾。据统计,目前有3000吨太空垃圾在绕地球飞奔,而其数量正以每年2%―5%的速度增加。科学家预测:太空垃圾以此速度增加,将会导致灾难性的连锁碰撞事件发生。如此下去,到不远的将来,任何东西都无法进入太空轨道了。
    ②太空垃圾给航天事业的发展带来了隐患,它们成为人造卫星和轨道空间的潜在杀手,使宇航员的安全受到严重威胁。要知道,太空垃圾是以宇宙速度运行的。一颗迎面而来的直径为0.5毫米的金属微粒,足以戳穿密封的飞行服;人们肉眼无法辨别的尘埃(油漆细屑、涂料粉末)也能使宇航员殒命;一块仅有阿斯匹林药片大的残骸可将人造卫星撞成“残废”,可将造价数亿美元的航天器送上绝路。由人类太空垃圾造成的事故和灾难屡见不鲜。1983年,美国航天飞机“挑战者”号与一块直径0.2毫米的涂料剥离物相撞,导致舷窗被损,只好停止飞行。苏联的“礼炮―7”号轨道站也多次被刺激类“尘埃”损坏。由于太空垃圾从中作梗,美国曾有7枚火箭在轨道上爆炸。1986年,“阿丽亚娜”号火箭进入轨道后不久便爆炸,成为564块10厘米大小的残骸和2300块小碎片,这枚火箭的残骸使两颗日本通信卫星“命赴黄泉”!1991年9月15日,美国发射的“发现者”号与这个“不速之客”仅仅相距2.74公里,幸亏地球上的指挥系统及时发来警告信号,它才免于丧生。据计算,目前太空轨道上的每个飞行员发生灾难性碰撞事件的概率为3.7%,发生非灾难性撞击事件的可能性为20%。以此计算,今后将每5―10年可能发生一次太空垃圾与航天器相撞事件。到2055年将会达到两年一次。
    (1)根据文意,下列不属于“太空垃圾”的一项是(  )
    A.苏联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后被宇航员遗弃在轨道上的遗弃物。
    B.人类送入太空的4000余颗卫星,除目前仍在继续运转的400余颗外,其余的先后坠毁而造成的废弃物。
    C.人类在进行航空活动时遗留在太空的各种物体和碎片。
    D.在太空中飞行的油漆细屑、涂料粉末等。
    (2)下列对本文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第①段主要使用的说明方法是下定义、列数字。
    B.“这枚火箭的残骸使两颗日本通信卫星‘命赴黄泉’”这句话使用了生动说明。
    C.本文的说明顺序是空间顺序。
    D.第②段主要使用的说明方法是举例子、列数字。
    (3)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太空垃圾这一巨大隐患,将会给人类带来毁灭性的灾难。
    B.科学家要考虑研发更加耐碰撞的材料来制造航天器。
    C.2003年2月1日美国哥伦比亚航天飞机太空爆炸可能与太空垃圾有关。
    D.未来的航天器上将会装上自动探测并能绕开太空垃圾的一种仪器。
  • 题型:现代文阅读 难易度:中档

    12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下列各题。
      每年农历七月初七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七夕”,即中国传统的情人节。媒体给予了相当热情的关注,商家也借此推出种种“情侣消费”,回归传统的热潮似乎在传统节日上找到了“灵魂附体”的感觉,人们也似乎感到了传统复苏的力量。然而,这是否就意味着传统文化的兴盛?事情恐怕不是那么简单。
      人们对传统节日的重视,是近年来“传统文化热”的一个表现。和读经、穿汉服、讲国学、祭祖先等行为一样,过传统节日所涉及的核心问题,就是如何在现代社会中保存、延续和弘扬传统文化。尤其在全球化浪潮冲击之下,“我们是谁”的困惑越来越多,而答案的寻找离不开回归传统。虽然,在近代以来的整个现代化进程中,传统文化命运多舛——既被当作封建社会的“余孽”而遭排斥,也被认作旧时代的“象征”而受清算。但是,传统文化作为人们确立自我定位和民族认同的资源,它的生命力和影响力并不会轻易消散。因而,当下对传统节日的倡导,重点不在于恢复一些旧有的仪式,而在于发现其中蕴涵的价值观念、道德情操和审美情趣等可以塑造思维、行为模式和确定身份的“基因”。正如人们所言,通过具体的传统文化形式去宣扬其内在精神,这是文化上的自信和自觉。
      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都内含有一种尊重传统文化的心态。这不仅意味着人们对传统文化应有较好的认知和理解,而且必须承担起一定的责任。然而,现实中很多人把对某些具体文化形式的粗俗模仿当作尊重,甚至以尊重为名行谋利之实,破坏性极大。这几年,我们可以发现这样一种怪象:一方面,一些地方或是大兴祭祀活动,或是争夺历史文化名人、神话传说的“产权”,传统文化热得“一塌糊涂”;另一方面,历史文化遗产却频遭破坏,悲剧一次次上演。一边是煞有其事的“保护”,一边是毫无顾忌的破坏,传统文化在利益图谋和责任缺失的夹击下,处境并不令人乐观。此外,传统文化热带来的商机也可能使文化活动变成商业秀,成为商家包装的“文化快餐”,非但不能起到滋养的作用,反而坏了人们的胃口。因而,传统文化由冷到热,固然有可喜之处,但里面的陷阱也着实不少。如果没有纯正的尊重和弘扬传统文化的态度,结果可能适得其反。
      通过“七夕”之类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转化历史文化传统,使之适合于现代人的生活方式,这是传承传统文化的必要途径。这个过程不是一味呼吁回归传统或者抵御外来影响就能实现的,而恰恰是考验人们智慧和耐心的地方。
    (1)下列表述属于“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的一项是(  )
    A.很多人把对某些具体文化形式的粗俗模仿当作尊重,甚至以尊重为名行谋利之实,破坏性极大。
    B.一些地方或是大兴祭祀活动,或是争夺历史文化名人、神话传说的“产权”,传统文化热得“一塌糊涂”。
    C.应有尊重传统文化的心态。人们对传统文化不仅应有较好的认知和理解,还必须承担起一定的责任。
    D.传统文化可图谋利益,传统文化热带来的商机使文化活动变成商业秀,成为商家包装的“文化快餐”。
    (2)以下不属于“人们对传统节日的重视”原因的一项是(  )
    A.在全球化浪潮冲击之下,“我们是谁”的困惑越来越多,而答案的寻找离不开回归传统。
    B.传统文化作为确立自我定位和民族认同的资源,其生命力和影响力不会轻易消散。
    C.是近年来“传统文化热”的一个表现,这和媒体给予的热情关注和商家的包装有关。
    D.在近代以来的现代化进程中,传统文化命运多舛,曾被认作旧时代的“象征”受清算。
    (3)下列对“灵魂附体”一词的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
    A.回归传统的热潮在传统节日上找到了传统复苏的力量,通过具体的传统文化形式去宣扬其内在精神。
    B.发现了传统文化中蕴涵的价值观念、道德情操和审美情趣等可以塑造思维、行为模式和确定身份的“基因”。
    C.和读经、穿汉服、讲国学、祭祖先等行为一样,实现了在现代社会中保存、延续和弘扬传统文化。
    D.通过“七夕”之类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转化历史文化传统,使之适合于现代人的生活方式。
  •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易度:中档

    13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范增起,出召项庄,谓曰:“君王为人不忍。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庄则入为寿。寿毕,曰:“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项王曰:“诺。”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
      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哙曰:“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项王曰:“赐之彘肩。”则与一生彘肩。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项王曰:“壮士!能复饮乎?”樊哙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项王未有以应,曰:“坐。”樊哙从良坐。坐须臾,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范增目项王 数:屡次
    B.然不自能先入关破秦 意:料想
    C.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 水:游水
    D.未有封侯之赏,而听 细说:小人的谗言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籍何至此 如或知尔,则何
    B.项王按剑跽 吾尝终日思矣
    C.樊哙覆其盾地 青,取之
    D.先破秦入咸阳者王 师道不传也久矣
    (3)下列各句,与其他三个选项句式不相同的事(  )
    A.句读之不知 B.浴乎沂,风乎舞雩
    C.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 D.至基于义理者不然
    (4)下列叙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第一段,作者按时间顺序写了“刘邦谢罪”“项王设宴”“范增举玦”和“项庄舞剑”四件事,矛盾时缓时急,危机四伏,险象环生。
    B.项羽“留沛公与饮”,终于演出了“项庄舞剑”企图“击沛公于坐”这惊心动魄的一幕。可见“留沛公与饮”是项羽精心策划的阴谋。
    C.“带剑拥盾入军门”,“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立而饮之”,“拔剑切而啖之”,表现了樊哙救主心切,无所顾忌,英武无畏。
    D.项羽之所以不用范增之计,是因为惟恐担当“不义”之名,损其“威”,伤其“信”,终于让刘邦借故脱逃,为以后留下了一个强大的对手。1
  • 题型:语言表达 难易度:易

    14 . 写出下列横线处空缺的名句。(任选三句)(3分)
    (1)东船西舫悄无言,                
    (2)四十三年,望中犹记,            
    (3)彤管有炜,        
    (4)蒌蒿满地芦芽短,           
    (5)没有拿来的,人不能自成为新人;没有拿来的,              
  • 题型:语言表达 难易度:中档

    15 . 仿照画线句子的格式续写一句与之构成连贯的排比句。(3分)
      人生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索取。如果你是一棵大树,就撒下一片阴凉;如果你是一泓清泉,就滋润一方土地。
                                                                              
                                                                              
  • 题型:语言表达 难易度:中档

    16 . 张明同学在校门口捡到黑色皮包一个内有银行卡数张、购物卡数张、现金若干、钥匙一串。请代张明拟一则招领启事。要求:格式规范,内容明确,语句通顺。(4分)
                                                                              
                                                                               
  • 题型:简答题 难易度:难

    17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壶口的黄河
    肖铁
    ①在中国看水,看中国的水,最好到黄河。九寨沟的水显得太清秀,俏得有些西方的味道;太湖的水又有点小,文人味太重,不像是水,倒像是供人把玩的装饰物。也许,中国的水应该是黄色的,和我们中国人的皮肤一样;而黄河也只有到了这儿,才成了真正的黄河!
    ②车行山谷中,远远便听见阵阵低沉的轰鸣,在左右山壁间碰撞,心也随之律动,未见其影,先闻其声,知道壶口到了。
    ③天渐渐成了黄色,水汽丰富得似乎凭空能捏出一把汗来。
    ④等真正站在她的旁边,昕有的人都惊呆了。地竟陷下一层,天也高了一尺,山谷形似壶嘴,水若浊酒,倾泻而下,一仰难尽的气势,充溢胸口,心跳得能蹦出来。耳朵渐渐聋了,只能看见对方开口,却听不见声音;眼也花了,弥漫着的皆是黄色的漩涡,像是从河里蒸腾着上升,又像是奋不顾身地下降。河底升起硝烟一样的股股黄雾,天宇间充涨着黄色带水的颗粒,碰撞在脸上,散发在天上。脑子里一片空白,什么也不敢想,只看着山被水层层劈开,天也被这股黄流斩断。水从天而降,拍打在谷底,响遏在云里。
    ⑤想黄河从巴颜喀拉山流下的时候,水也该是清的吧?毕竟是雪水的汇集,是上天的洗礼;下游也会清些,因为地势渐平,流速渐缓,黄沙也会慢慢沉在河底。可你看看现在的黄河,刚刚从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流过,厚重得带着大地的表皮,圣水也染上了中国的颜色,水里一定还有与大地摩擦而生的余热,当然还有陕北的信天游溶在里面,歌曲带着水旋转。黄河在这里最黄,金黄得如同太阳也落在里面。
    ⑥黄河之水天上来,如果说往前往后的黄河都是平面的话,到了壶口,黄河一下子像愤怒像高昂像要直抒胸臆地站了起来。这时的黄河是立体的黄河了,像猴子站立起来是人进化的重要标志,黄河站立起来也是一个飞跃,就像个硕天立地的人活了。活了便要说话,那浪涛卷起雷鸣般的吼声,便是她第一声啼哭,第一声就不同凡响。注视着从上而下的水,第一次看到自然里的生命在毫无羁绊的状态下的兴奋和放纵。那啪啪的水击之声便是欢笑,真正的快感,真正的淋漓尽致。看久了,心也会溶进那飞溅的黄色水流里。
    ⑦抬起头,极目四望,北方,阳光打过去,一片白色,水和天连在一起,汪洋恣睢在那里;下游,水会渐渐宽阔,毕竟快到海了,快到生命的终结抑或是升华的地方了,便也心平气和。只有在这里,给予黄河的天地竟仅仅小到一个壶口,考验也就在这里了。过去了,黄河便拐了一个直角,再往后便没有什么能挡住她的了,一泻千里,奔流到海不复还。看看空中的水汽,听听大地的回音,便会知道黄河的自信和决心。跃过去,一跃就是五千年,或七十万年,或是一百七十万年,肯定还要久远。司马迁会不会从这里受到了鼓舞,而将那汉代的竹简写尽写穿?易水该是黄河的分支吧,要不荆轲怎么会有壮士一去不复还的气概和性格?
    ⑧这才是中国的河。西南就是周文王的岐山,就是周武王的丰镐,就是大秦的咸阳,就是盛唐的长安。半坡人该是在这儿舀过水吧?秦赢政该是从这里出过兵饮过马吧?有这样的水,还有什么可怕的呢?还有什么不可征服的呢?
    ⑨路德维希为尼罗河作传,也该有人为黄河作传的,那应是中国人的自传!
    【注】①埃米尔·路德维希(1881~1948),德国著名传记作家,著有《地中海传》《尼罗河传》等。
    (1)第①段写九寨沟的水和太湖的水,有什么用意?(2分)
    (2)第④段描写了壶口黄河的景色,语言特点是什么?请作简要分析。(3分)
    (3)第⑦段的写作顺序是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3分)
    (4)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她记录着炎黄子孙曾经受过的苦难,承载着华夏儿女的期望,也镌刻着世世代代不屈不挠的精神。历代文人墨客留下了许多描写黄河或者借黄河书写情怀的诗文,除文中提到的之外,请再写出两句。(4分)
    (5)第⑧段“这才是中国的河”有什么含义?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3分)
  • 题型:作文 难易度:难

    18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完成作文。
      世界上总会有一些平凡的事物或者生命,人们对他们少有关注,往往视而不见,甚或不屑挂齿。但有时他们会出人意料地迸发出感动人心的力量、放射出令人着迷的光彩。
      请以“发现平凡力量”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写出自己的经历和体验,感情真挚,思想健康,不得抄袭和套作;②文体不限,文体特征鲜明;③不少于 700 字;④文中不得出现泄露考生信息的地名、校名、人名。
  • 下载word版试卷(含答案解析)

试卷分析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