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教组卷基于海量职教高考试题库建立的在线组卷及学习系统
职教组卷

2022年 语文 期末 专项提高卷十三 文言文阅读1

  •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易度:易

    1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嗟夫!(A)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素不闻诗书之训,(B)激昂大义,蹈死不顾,亦曷故哉?且矫诏纷出,钩党之捕遍于天下,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大阉亦逡巡畏义,非常之谋难于猝发,待圣人之岀而投缳道路,不可谓非五人之力也。
    由是观之,(C)则今之高爵显位,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而又有剪发杜门佯狂不知所之者,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是以蓼洲周公,忠义暴于朝廷,(D)赠谥美显,荣于身后;而五人亦得以加其土封,列其姓名于大堤之上,凡四方之士无有不过而拜且泣者,斯固百世之遇也。不然,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则尽其天年,人皆得以隶使之,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故予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选自张溥《五人墓碑记》)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A.缙绅而能不其志者                          易:改变
    B.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                    视:比较
    C.忠义于朝廷,赠谥美显,荣于身后            暴:显露
    D.安能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    屈:委屈
    (2)下列句子中“于”字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是
    例句:而文采不表后世也
    A.不能容远近
    B.忠义暴朝廷
    C.青取之
    D.匹夫之有重社稷也
    (3)下列对文中画线句子的翻译,最恰当的是
    A.当魏忠贤作乱的时候,做官和从商的人都能够不改变自己志节。
    B.却能被大义所激励,踏上死地也不回头。
    C.那么如今这些高官显贵们,一旦抵消罪罚,就脱身逃走。
    D.赠给他的谥号美好而光荣,使身后的人享受到荣耀。
    (4)下列对文段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是
    A.第一段交替使用不同的句式,增强了文章的表达效果,充分表现了五人之死的崇高和可贵,显示了五人之死的巨大意义和影响。
    B.第二段通过五人与高爵显位者的对比,进一步突出了五人之死的意义和价值,揭示出文章的中心—“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C.行文字里行间,表现出作者“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刚烈而悲壮的性情和品格,充分反映了作者舍生取义的执著追求。
    D.选文饱含深情,叙议结合,以议为主,借五人之死的叙述和议论,阐明了作者对死生意义的思考,弘扬了一种人生正气。
  •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易度:易

    2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A)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B)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时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精思傅会,十年乃成。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
    衡善机巧,(C)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遂乃研核阴阳,妙尽璇机之正,作浑夭仪,著《灵宪》算罔论》,言甚详明。
    顺帝初,再转复为太史令。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自去史职,五载复还。
    阳嘉元年,复造候风地动仪。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中有柱,傍行八道,施发机。外有八龙,首衔铜丸,下有蟾蜍,张口承之。其机巧制,皆隐在尊中,覆盖周密无际。如有地动,尊则振龙,机发吐丸,而蟾蜍衔之。振声激扬,伺者因此觉知。虽一龙发机,而七首不动,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验之以事,合契若神。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D)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于是皆服其妙。自此以后,乃令史官记地动所从方起。
    (选自范晔《张衡传》)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A.中有柱              都:大
    B.施发机              关:枢纽、关键
    C.机巧制              牙:发动机件的枢纽
    D.京师学者,怪其无    征:征讨
    (2)下列句子中“以”字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是
    例句:饰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A.验之事,合契若神
    B.即次饮之酒
    C.自此
    D.勇气闻于诸侯
    (3)下列对画线句子的理解,正确的是
    A.即使才华高于世界,却没有骄傲高尚的情绪。
    B.总是举止稳重,神态淡泊宁静,不喜欢与平民百姓交往。
    C.尤其在天文气象和历法的推算等方面很用心。
    D.京城的学者有人责怪它这次没有应验。
    (4)下列语句不属于表现张衡高尚品德的是
    A.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
    B.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
    C.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
    D.常从容淡静
  •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易度:易

    3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
    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哙曰:“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项王曰:“赐之彘肩。”则与一生彘肩。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之。项王曰:“壮士!能复饮乎?”樊哙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天下皆叛之。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今沛公先破秦入威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项王未有以应,曰:“坐。”樊哙从良坐。坐须臾,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
    (选自司马迁《鸿门宴》)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A.臣请入,与之同    命:生死
    B.拔剑切而之     啖:吃
    C.刑人如恐不     胜:胜利
    D.而听         细说:小人的谗言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是
    A.意常在沛公也     吾令人望
    B.毫毛不敢有近     若属皆且为
    C.今项庄拔剑舞     先破秦入咸阳王之
    D.拔剑切啖之       起,立饮之
    (3)下列句子的句式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是
    A.卫士仆地
    B.今以钟磬置水中
    C.断头置城上
    D.而君幸于赵王
    (4)下列对文段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是
    A.项伯起身舞剑,想要刺杀沛公,但是项庄也起身舞剑,用身子挡住了沛公,项庄没能成功。
    B.樊哙一听说沛公危险,二话没说就冲进了项羽的帐中去救沛公。
    C.樊哙虽然是个莽夫,但粗中有细,在和项王说的话中说明了暴秦的“虎狼之心”和沛公的“劳苦而功高”,这让项王找不到理由杀沛公。
    D.沛公出来上厕所,顺便叫上樊哙,是想和他一起逃跑。
  •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易度:易

    4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上与群臣论盗。或请重法以禁之,上哂之曰:“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不暇顾廉耻耳。朕当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馀,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邪!”自数年之后,海内升平,路不拾遗,外户不闭,商旅野宿焉。上又尝谓侍臣曰:“君依于国,国依于民。民以奉君,犹割肉以充腹,腹饱而身毙,君富而国亡。故人君之患不自外来常由身出。夫欲盛则费广,费广则赋重,赋重则民愁,民愁则国危,国危则君丧矣。朕常以此思之,故不敢纵欲也。”
    (选自《资治通鉴》)
    【注】①上:皇上,此处指唐太宗。②哂(shen):微笑,此处含有微讽之意。③不暇顾:顾不上。④野宿:在野外露宿。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A.上与群臣论盗    止:禁止
    B.朕当奢省费      去:离开
    C.自数年之后      是:这
    D.民以奉君        刻:剥削
    (2)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是
    A.民之所以为盗       假舆马,非利足也
    B.犹割肉充腹         夫秦王之威
    C.君富国亡           事不目见耳闻,臆断其有无
    D.夫欲盛费广         居庙堂之高忧其民
    (3)下列句子的句式不同于其他三句的是
    A.得双石于潭上
    B.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
    C.客何为者
    D.朕常以此思之,故不敢纵欲之
    (4)下列对文段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是
    A.本文阐述了唐太宗的民本思想。
    B.有的大臣希望唐太宗用严刑重罚禁止百姓偷盗。
    C.老百姓偷盗是因为没有廉耻观。
    D.唐太宗认为,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百姓衣食无忧就不会偷盜。
  • 下载word版试卷(含答案解析)

试卷分析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