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教组卷基于海量职教高考试题库建立的在线组卷及学习系统
职教组卷

2022年 语文 第一册 第二单元测试卷

  •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易

    1 .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是
    A. (qiàn)    骨眼(jiē)    聒不舍(qiáng) B. (qiāng)    淋淋(xiě)    万恶不(shè) C. (jìn)    入场(quàn)    歌载舞(zài) D. (chóu)    芝麻(hù)    博闻强(zhì)
  •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中档

    2 .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是
    ①刘易斯当时那________若失的恍惚的目光就像个可怜的孩子,让我一阵阵的心疼。
    ②敬字为古圣贤教人做人最简易________的法门,可惜被后来有些人说得太精微,倒变了不适实用了。
    ③望着那________的夜空,他又回想起那________的童年,因为每一颗星都闪烁着小时候妈妈讲给他的许多动人的故事。
    A. 茫然  直捷  悠远  幽远 B. 怅然  直接  悠远  幽远 C. 茫然  直捷  幽远  悠远 D. 怅然  直接  幽远  悠远
  •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易

    3 .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是
    A. 我们,简明扼要地说,就是每一个单独的“我”,到底重要不重要? B. 以我来说,从连环图画《西游记》到《红楼梦》;从郁达夫到屠格涅夫;从徐志摩到吉辛;从新月派的诗到美国惠特曼的《草叶集》。 C. 你读过“金缕曲”吧,劝君惜取少年时,孩子,多珍重! D. 所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谁说不是一条真理?
  •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中档

    4 .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是
    A. 时下的店名和商品名往往过分吸收外来词,这些充满洋气和怪味的名称,只能让人笑大方。 B. 诸葛亮在某些方面却不能审时度势,用人往往 C. 古人中不乏刻苦学习的楷模,悬梁刺股者、秉烛达旦者、闻鸡起舞者,在历史上 D. 暴雨如注,满路稀泥,汽车无法行走,他们就,跋涉了一个小时赶到水库。
  •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易

    5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是
    A. 那烟雨中的柳叶湖,恰如一幅淡雅而隽永的水墨画,展现出她别样的风姿。 B. 当山林中的老枫树伸开它依然绿着的手掌时,令我想起大慈大悲的千手观音。 C. 眉山的仲夏时节是旅游休闲的好去处。 D. 据统计,地球上的森林大约已有三分之一左右被采伐或毁掉。
  •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易

    6 .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语句,排序最恰当的是
    人们在谈论真的时候,往往也谈论美。从理论和现实社会生活中看,真与美之间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美是人们对于某种事物的客观感受在大脑中做出的一种反映
    ②是人们对于事物感知后一种理性的思考
    ③真往往指的是一种客观事实
    ④它是要符合真和善的
    ⑤美一般是建立在真和善基础之上的
    ⑥是一种感性的认识
    A. ①⑥②⑤④③ B. ①⑤④⑥③② C. ③②①⑥⑤④ D. ③⑥②①⑤④
  •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易

    7 . 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是
    A. 《敬业与乐业》的作者是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别号饮冰室主人,现代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戊戌变法领袖之。 B. 词是隋唐时期兴起的一种配乐歌唱、句式长短不齐的诗体,又称作“长短句”。每首词必须有词牌和题目,词牌规定着词的字数、句数和平仄声韵。 C. 《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语录体书,是有关儒家思想的经典著作。宋儒把《论语》大学》《中庸》和《春秋》合称为“四书”。 D. 史铁生,当代著名小说家、文学家。1979年发表第一篇小说《法学教授及其夫人》,著有长篇小说《务虚笔记》,短篇小说《命若琴弦》,散文《我与地坛》等。
  •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易

    8 . 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是
    A. 怎样才能把一种劳作做到圆满呢?秘诀就是忠实。 B. 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 C. 到法国人公事房里头,只看见他们衔着烟卷像在哪里出神。 D. 没有职业的懒人,简直是社会的蛀米虫
  •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难

    9 . 对下面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是
    南乡子
    李珣
    乘彩舫,过莲塘,棹歌惊起睡鸳鸯。游女带花偎伴笑,争窈窕,竟折因荷遮晩照
    A. 前三句以动衬静,既表现出游兴盎然,又渲染了荷塘的静谧。 B. 第四句声、形、神兼备,刻画出游女的孤高自傲、爱慕虚荣。 C. 末句对比映衬,夕阳、团荷、脸庞构成一幅鲜亮美妙的图画。 D. 全词通过动作、细节描写,展示了人物微妙的心理,饶有趣味。
  • 题型:现代文阅读 难易度:中档

    10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当代环境伦理学是一个富有开放性和包容性的新学科,形成了多种理论模式和学说。这些模式、学说既包括现代人类中心主义即浅环境论,也包括非人类中心主义即深环境论,还有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观。
    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观在主张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整体价值观方面与深环境论中的环境整体主义是一致的,不同之处在于可持续发展伦理观在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基础上,更承认人类对自然的保护作用和道德代理人的责任,以及一定社会中人类行为的环境道德规范。可持续发展伦理观对现代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采取了一种整合的态度。它汲取了生命中心论、生态中心论等非人类中心主义关于“生物/生态具有内在价值”的思想,承认自然不仅具有工具价值,也具有内在价值,但又不把内在价值仅归于自然自身,而提高为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整体性质。这样,由于人类和自然是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那么,不仅是人类,还有自然,都应该得到道德关怀。另一方面,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观在人与自然和谐统一整体价值观的基础上,承认现代人类中心主义关于人类所特有的“能动作用”,承认人类在这个统一整体中占有的¨道德代理人”和环境管理者的地位。这样,就避免了非人类中心主义在实践中所带来的困难,使之更具有适用性。
    在共同承认自然的固有价值和人类的实践能动作用的基础上所形成的人与自然的整体价值观是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观的理论基础。现代生态学和系统科学硏究表明,自然界(包括人类社会在内)是一个有机整体,生命系统表现为网络格局。自然界的组成部分,从物种层次、生态系统层次到生物圈层次都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任何生物都有内在的目的性,都以其各自的方式在整体生态系统中实现其自然的善。因此,任何生物和自然都拥有其自身的固有价值(固有价值是一种实体为获得自身的善而独立于人类评价者目的的价值)。生物和自然所拥有的固有价值应当使它们享有道德地位并获得道德关怀,成为道德顾客。可持续发展伦理观把道德共同体从人扩大到“人——自然”系统,把道徳对象的范围从人类扩大到生物和自然。与此同时,由于只有人类才具有实践的能动性,才具有自觉的道德意识,才能进行道德选择和做出道德决定,所以只有人是道德的主体。作为道德代理人的人类,应当珍惜和爱护生物和自然,承认它们在一种自然状态中持续存在的价值。因此,人类具有自觉维护生物和自然的责任。
    (1)下列对“深环境论”的解说,正确的是
    A.深环境理论认为自然具有内在价值,这种价值归于自然本身,它强调人类的“道德代理人”的责任。
    B.深环境理论认为自然具有内在价值,这种价值来自于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整体性质,自然与人同样处于道德主体地位。
    C.深环境论认为自然具有内在价值,这种价值归于自然本身,人与自然是一个和谐的整体。
    D.深环境论认为自然具有工具价值,这种价值来自于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整体性质,人类是环境的管理者。
    (2)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深环境论强调生物/生态具有内在价值,它与人类合理开发利用自然之间构成矛盾。
    B.浅环境论主张只有人类才有“能动作用”,因此人类能随心所欲地对待自然和生物。
    C.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观整合了浅环境论和深环境论的思想,因而更合理,更先进,也更适用。
    D.浅环境论和深环境论在研究人类与环境问题时所持的观点都有可取之处。
    (3)下列说法不属于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观内容的是
    A.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整体价值观,承认自然既有工具价值,也有内在价值。
    B.认为自然的工具价值和内在价值都应该归于自然自身。
    C.生物和自然应当享有道德地位并获得道德关怀,成为道德顾客,人类应珍惜、爱护生物和自然。
    D.承认人类所特有的“能动作用”,人类是道德主体,是自然和生物的道德代理人,是环境管理者。
  • 题型:现代文阅读 难易度:中档

    11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城市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是人类高效利用资源,创造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区域也是先进生产力最集中的地方。它本身是一件艺术品,人们运用各种元素,如建筑、树木花草山石、水体、历史文化、交通、通讯……创造一个完备的生存环境。但是,如果城市规划不当,千城一面,枯燥无味,缺乏真趣和个性,就是一个失败的城市。
    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先生对中国城市建设提岀山水城市的科学设想:即把中国传统的山水诗词、山水画、传统山水园林融合在一起,创立山水城市,使远离大自然的人们,返璞归真,享受自然与物质之美。
    山水城市是“可持续的城市”,是“天人合一”的城市。这里山水之自然美被增进,生态被恢复。城市在规划中遵从道家晢学思想,在发展中把握山水之灵魂。山水城市遵循生态的规律,明了自然的变化过程,如同圣保罗的街区在瑞典谷中所尝试的那样。山水城市了解土地的承载容量。它保护山地而非破坏它,在山坡上的任何开发中,它遵守严格的准则以免土壤流失;同时鼓励墓地的更优设计,使它们不破坏山地,而能够创造更多的公园一般的环境。它提倡城市再造森林,将植物和野生动物社区带回城市。山水城市鼓励主动和被动太阳能的利用。建筑设计适应地方气候,并达到节约能源的目标,鼓励水和其他资源的循环利用,有效性地处理城市垃圾的问题,因此城市的资源可以被广泛地使用。
    山水城市是具有人情味的城市。这里是生气勃勃的城市,有许多的机会和工作的选择。有富有生气的街道和热闹的夜生活,在这里,人们可以相会、轻松地休闲,并享受相互的陪伴。这是人性尺度的城市,人们喜爱各自的工作和生活环境。这里拥有为全民服务的清洁、安全和可负担得起的住宅。这是一个绿色的城市,大大小小的花园遍布全城,所有的人都可以方便地进入,给人们带来绿意与清新。这是邻里守望相助的社区,洋溢着古老而熟悉的街区感觉。这是个和谐的社区,不同背景的族群都可以相互融合,愉快地生活与工作。这是人情丰富的城市,追求¨四海一家”的理想。尽管物质规划并不能保证社区的形成,实体设计也不应被忽略。重视行为科学,也将对建立人情味的城市大有裨益。
    山水城市是具备东方气质的城市。这里珍视历史肌理,保护地标,并尽力整修这些地标使它们适应于新的高效使用,并热忱地学习本土建筑,同时寻找新的途径去表达它。这里的地方政府鼓励本土建筑传统在新的公共建筑中得以充分体现。在这里公众艺术日新月异,艺术家和城市设计者之间通力合作,百花齐放。每一个街景都被改善,每一个街灯、垃圾箱、座凳、人行道都经过精心的设计,街景布置得十分安全、舒适并符合地方风格。市内招牌经过合理的管理,对于需要更多招牌的场所,也有设置霓虹灯、广告板的地方。对于招牌需要得到限制的地方,不但商业所需的数量最少的标志得以设置,同时对居民的干扰达到最小。精美的中国书法也受到喜爱并得以发扬。
    总之,山水城市是重新发现自身历史、重新聚焦于它的未来的城市,是东方与西方、新与旧交融的城市。
    (1)从原文看,下列对“山水城市”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山水城市是把中国传统的山水诗词、山水画、山水园林融合起来的城市。
    B.山水城市注重“天人合一”,注重山水的自然美,遵循道家的哲学思想。
    C.山水城市讲究人情味,这里的人们可以任意选择机会和工作,四海一家。
    D.山水城市注重建筑的本土特色,街景布置安全、舒适并符合当地的风格
    (2)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正确的是
    A.山水城市天人合一的特点是要遵循生态的规律,不破坏山地,能够设计并且建造出更多的公园。
    B.山水城市具有人情味,体现着城市的和谐,无论什么样的人都可以相互融合,愉快地生活和工作。
    C.山水城市因为具备东方气质,所以要珍视历史肌理,保护地标,并尽力整修它们,同时通过寻找新途径去表达它。
    D.山水城市是重新发现自身历史、重新聚焦于它的未来的城市,是钱学森当年提出的中国城市建设的设想。
    (3)下列对原文结构和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开头两段首先指出城市应该是一件艺术品,讲究真趣和个性,然后引出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提出的“山水城市”这一概念。
    B.三、四、五段从三个方面阐释了“山水城市”这一概念的内涵,指出山水城市必须天人合、具有人情味和东方气质。
    C.最后一段是全文的总结,作者指出山水城市不是简单的回归自身的历史,而应注重东方与西方、新与旧之间的相互交融。
    D.全文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层次清晰,主体部分在阐释“山水城市”这一概念时通过举例层层递进、由浅入深地说明。
  • 题型:现代文阅读 难易度:易

    12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
    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夫子哂之。
    “求,尔何如?”
    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赤,尔何如?”
    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点,尔何如?”
    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
    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三子者出,曾皙后。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
    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
    曰:“夫子何哂由也?
    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A.乎大国之间       夹,迫近
    B.之以饥馑         接着
    C.以君子           等待
    D.三子者出,曾皙   后面
    (2)下列句子中“以”字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是
    例句:以吾一日长乎尔
    A.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B.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
    C.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D.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3)下列对文中画线句子的翻译,恰当的是
    A.地方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的小国家,如果由我来治理,等到三年,可以使人人幸福。
    B.地方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的小国家,如果由我来治理,等到三年,可以使人人吃饱。
    C.方圆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的小国家,如果由我来治理,等到三年,可以使人人富足。
    D.方圆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的小国家,如果由我来治理,等到三年,可以使人人有钱
    (4)下列对文段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是
    A.从子路的神态、语言描写中,可以看出子路是一个有抱负、坦诚,但较鲁莽、轻率、自负的人。
    B.从冉有的语言描写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个谦虚谨慎、说话很有分寸的人。
    C.从公西华的语言描写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个谦恭有礼、娴于辞令的人。
    D.从曾晳的语言描写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洒脱、只追求个人享受而没有理想的人。
  • 题型:名句名篇默写 难易度:易

    13 . 写出下列横线处空缺的名句。(限选三句)
    (1)鹰击长空,鱼翔浅底,________________。
    (2)子在川上曰:“________________,不舍昼夜。”
    (3)________________,风华正茂。
    (4)浴乎沂,风乎舞雩,________________。
    (5)雄关漫道真如铁,________________。
  • 题型:语言表达 难易度:中档

    14 . 从下列词语中任选3个,写一段话。要求语意完整,合乎情理,书写规范,不超过60个字(含标点)。
    青春  抱负  责任  意气  理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题型:语言表达 难易度:中档

    15 . 假设你是宏达电子厂组装车间主任张杰,于2021年4月25日从仓库领取了工作服30套、防护口罩60个、手套40双。请你代张杰写一张领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题型:简答题 难易度:中档

    16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铺路
    朱祥秋
    六月,骄阳似火,商业街人行道上,有一段路被红色路障围了起来,一老一小两个民工正在更换被踩坏的大方砖。
    老民工琢磨过老板的心思:自己年轻时就跟着老板干,之前,一直挑大梁,拿的工资挺高现在自己老了,腰也不做主儿,当不了顶梁柱了。老板怎么能出大钱,养不中用的闲人。本打算回家过完六十大寿,顺着儿女的心,不再出来打工。谁不想老伴孙子热炕头,老哥儿几个天南海北扯大天。可小孙子活蹦乱跳的,不知怎么得了难治的病,需要的医药费自己想都不敢想。他听老伴说儿子到处借钱,就打消了告老还乡的想法,还得卖老命挣钱
    老板给他安排的大多是力气活,小工也不给力。他能咋样,自己要多挣钱,也怨不得别人,只能忍着。想着只要自己多加小心,不让老板挑出刺儿来,老板总不能没来由扒自己的工钱,让手下人看了寒
    早晨,刚上手的徒弟调去了别的工地,派来一个毛手毛脚的半大小子。老板把他叫到一边,嘱咐说这是亲戚,要他照顾着点。他心想,干力气活,要照顾别人,自己就得多干。他嘴上满口答应,心里却有了气,对这个刚认的徒弟没了好印象。
    一上午,他让这个新徒弟忙得团团转,到处跑,就是想把他累出溜了。皇亲国戚不好伺候省得给自己添麻烦。
    小民工倒没摆老板亲戚的架子,师傅让干啥,就干啥。干得快,岀汗多,消耗就大,早饿得前胸贴后背,干不动了,还是咬牙坚持。
    中午吃饭,小民工把女朋友送的鸡翅,分一半给老民工。老民工见小民工的手磨出了泡,胳膊和腿上有了青紫,不忍心地问小民工:“你是老板的亲戚,为什么来干这力气活?”
    小民工听了,不好意思地说:“没好好读书,别的干不了。”
    “跟着我干,你要多干好多活。”老民工开始点醒小民工
    “听女朋友说,跟您干能学到真本事。”
    老民工吃了一惊,忙问道:“你女朋友认识我?”
    当然认识,她是老板的女儿。”小民工脸上有了得意之色。
    老民工望着只干了少一半的活,心里起了急,三下两下吃完饭,立马抄起家伙干活。小民工也学着他,跟着干起来。
    老民工知道了小民工的身份,不敢再呼过来,唤过去,活儿都自己动手干。小民工看出了老民工的顾虑,有了上午半天的学习,凭着自己手脚灵活,总是把体力活抢在老民工前干了。这老一小配合默契,活干得快多了。
    毒辣辣的太阳对他们没有了威力,老天接着为难他们。一阵急雨,躲得慢了,他俩刚才还大汗淋漓,瞬间浇了个落汤鸡。站在商家屋角下躲雨,小民工打了一个喷嚏,老民工劝道:“别感冒了,你快回去喝点热姜汤水,驱驱寒。”
    小民工抹把脸上的雨水,说道:“您要回去,我就回去。”
    “我得把剩下的活干完。”
    “这也是我要干的活。
    “你跟我不一样。我要是干不完,要扣工钱的。”
    “我比您还惨。
    “你可是老板未来的姑爷。”
    “其实,他反对我跟他的女儿在一起。”
    “为什么?”
    “嫌我没能耐。”
    “那怎么又接受了你?”
    “那是后话,如果我跟您学不到东西,就得自动走人。”
    老民工听到这里,知道了老板的企图,想给他们俩挖个坑,让他们自己跳进去。望着眼前满脸孩子气的徒弟,他一把搂进怀里,小民工也紧紧地搂着他,彼此心生暖意,有了师徒如父子的感觉。
    老民工摩挲着小民工的后背说:“孩子,好好学,明天我教你绝活。”
    师傅,我笨,您别嫌弃我。”小民工不知道说些什么好。
    急雨过后,天边出现一道难得的彩虹。老民工和小民工无心欣赏,合力抢着活。人行步道上的大方砖铺得平展展的,没有了一点坑洼。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
    (1)联系小说内容,分析小民工的人物形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小说中画线句的作用。
    急雨过后,天边出现一道难得的彩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说题目“铺路”有什么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概括老民工对小民工态度变化的过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本篇小说采用了第几人称的写作方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题型:作文 难易度:中档

    17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完成作文
    有这样一个故事:山上一棵老树因为雪崩被折断了,人们叹息摇头,纷纷说它已经死了。到了第二年春天,雪融冰消,令人惊愕的是,树千周围生出了新芽。
    是啊,大自然有四季,烂漫的春、绚丽的夏、丰硕的秋、萧索的冬……人又何尝不是呢?有时心情好,诸事顺,春风得意;有时坎坷、挫折接踵而至,让你仿佛置身寒冬。朋友,当你突遇寒流,请记住:等待,耐心地等待,把心朝向太阳升起的地方!你看,暴风雪已经过去,春天正翩然走来…
    请以“等待春天”为题目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文体不限;②不少于700字;③文中不得透露本人相关信息。
  • 下载word版试卷(含答案解析)

试卷分析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