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教组卷基于海量职教高考试题库建立的在线组卷及学习系统
职教组卷

2022年 语文 第三册 第六单元 同步测试卷

  •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易

    1 .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是    (      )
    A. (yóu)    慰(jiè)    踌(chú)    膨(zhǎng) B. (shuò)    (bào)樽    ( shī)酒    (ào)恼 C. (tiǎo)    (qiǎo)然    咳( sòu)    木(nà) D. (hè)    舳(lú)    椭(tuǒ)圆    (wěi)靡
  •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难

    2 .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是    (      )
    A. 偏嗜  职分  心无旁骛  意气用事  B. 澎湃  莹屏  未雨绸缪  刚愎自用 C. 休憩  精辟  劈肝沥胆  文过饰非    D. 资讯  贸然  真知灼见  棉里藏针
  •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中档

    3 . 依次填人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是    (      )
    ①由于摆脱了功利,田园诗人、山水诗人便有了一种恬静________的心境。
    ②为了适应干旱的环境,仙人掌最初的叶子如今已________成了针形。
    ③放松对任何一个孩子的教育,也许可以消除我们很多压力。,________对一个家庭,对一个孩子来说,其损失________是百分之百。
    A. 淡泊  退化  但是  却   B. 淡薄  蜕化  但是  却 C. 淡泊  蜕化  因为  还   D. 淡薄  退化  因为  还
  •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易

    4 .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使用,不正确的是    (      )
    A. 《“小康”知识问答》专题节目在我市有线广播频道开播了,它的主要任务是向市民宣传什么是“小康”。 B. 这项市政排水管网疏浚工程任务重,头绪繁,规模大。 C. 进考场前,一定要把钢笔啦,铅笔啦,小刀啦,圆规啦,直尺啦等文具都带齐。  D. 我生平最受用的有两句话:一是“责任心”;二是“趣味”。
  •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中档

    5 .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的使用,正确的是    (      )
    A. 对这个问题,你说应该这样,他说应该那样,我真是莫衷一是。  B. 我不明白这都是什么事,只觉得与他很生疏。与母亲相依为命的是我与三姐。 C. 花儿非常漂亮,放在他的房间里可以说是门当户对。  D. 看到两个同学打起架来,小明立刻悠然自得地跑上前去劝架。
  •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中档

    6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是    (      )
    A. 由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复排的大型历史话剧《蔡文姬》定于5月1日在首都剧场上演。日前,演员正在紧张的排练之中。 B. 近年来,我国加快了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速度和规模,高校将进一步扩大招生,并重点建设一批高水平的大学和学科。 C. 不难看出,这起明显的错案迟迟得不到公正判决,其根本原因是党风不正在作怪。  D. 我哪里会想到,出版一本译作需要那么多人的努力才能面世。
  •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中档

    7 . 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是    (      )
    ①好的散文,就是性情文章,就像一篇文章题目“带着一本书去海边”,在自然之中还有书卷气息
    ②散文门槛低,几乎谁都可以写,或闲赋或游记,或唱歌或感怀,或愤怒或喜悦,或叙事或抒情,只是好与坏的差别
    ③但何谓好文章,何谓坏文章,争议较多,众口难调,有点“此法微妙,难以用文字语言直说”的意味
    ④我喜欢散文,觉得散文自由,不虚构,无伪饰,流露出个人性情
    ⑤散文这东西,与围棋仿佛,易学难精
    A. ④⑤①③②   B. ⑤①③②④ C. ④①③②⑤   D. ⑤②③④①
  •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易

    8 . 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 《论语》是一部语录体的散文集,是孔子的弟子和再传弟子所辑录的孔子的言行录。 B.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儒家学派创始人,我国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被尊称为圣人。 C. 古时男子18岁行成人礼,称为“冠礼”。 D. “千乘之国”指的是有一千辆兵车的诸侯国,在春秋后期,是中等国家。
  •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易

    9 .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表达得体的是    (      )
    A. 从数百里外捎来如此厚礼,推辞不了,只好 B. 我因临时有急事要办,不能贵校座谈会,深表歉意。 C. 尽管只是,但他费了很大的劲,我们应该感谢。 D. 老朽退休多年,而获此殊荣,颇为羞愧,感谢诸位
  •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中档

    10 .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是    (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  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A. 首联点明送别地点与友人去处。一个“望”字暗含惜别之情。 B. 颔联是对友人的劝慰,既是惜别,又是宽慰,惜别中表现了诗人阔大胸襟。 C. 颈联以好男儿志在四方的哲理来送别好友,令友人倍感温暖与鼓舞。 D. 尾联紧承颈联而来,既非送别,又同为宦游,虽别而如此为邻,别时则不应有儿女之态。
  • 题型:现代文阅读 难易度:难

    11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我看当前散文
    人类永远的爱与痛都无一不被亲情散文所接纳,在生活的压力逐渐加大、社会竞争使人与人关系不断疏离、功利欲望凸现、真诚的友谊逐渐淡出的时代,唯有亲情散文触摸着人类心灵的最柔软处,从而唤起人们依然美丽而忧伤的情绪,爱与痛一起抚慰着人类的心灵。亲情散文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备受读者青睐,近些年,有不被报刊编辑重视的倾向,好的亲情散文也不是太多。
    九十年代伊始,余秋雨《文化苦旅》的出现,中国散文开始了对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文化、文人人格及处境的叩问和反思,文化散文遂成大势。余秋雨对中国散文的贡献功不可没,直到《文化苦旅》出现,我们才恍然大悟:散文原来可以这样写!眼下,从事文化散文写作的人委实不少,但真正好的又不多。家园和土地的回归,是这些年非常看好的散文主题。这些作者开始背对城市的喧闹和浮华,扭身一转,把目光投向远方的故土和家园,以淳朴的心与乡间对话,与贫苦对话,与赖以生存的土地对话。在这些对话中,我们发现了作家渴望平等、尊爱以及与生俱来的悲悯之心。
    对生存的忧患和对大自然的悲悯,使越来越多的作家开始关注我们生存的处境,长期以来,人类在对自然的占有和征服中,把自身也逼到了危险境地,野蛮和愚昧使人类在对自然破坏的同时陷入了一个难以逆转的生命陷阱。巨大的困惑、忧虑之后,作家们拿起了手中的笔,企望唤醒人们对自然的敬畏,呼吁人们平等对待世间万物,使这类散文具有了人类意义。
    二十世纪之初,中国散文的繁荣与发展,带给了人们更加广阔的文化惊喜和深刻的心灵抚慰,但这并不等于说,散文创作已尽善尽美。事实上,商业化语境的侵入,直接导致了中国文学的功利性和虚伪性,为了满足名利的种种欲望需求,写作者毫不犹豫地放弃了对文化良知和社会美德的承担,怎么市侩怎么来,怎么赚钱怎么来。大量的粗制滥造和污秽之作充斥文化市场,社会大面积地陷入审美的平庸和思想的弱化之中。我非常认同文学博士、散文批评家李晓虹的观点,她说:“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作家缺乏对人们面临的伦理困境和精神痛楚的深切体味,不能真正深入同时代他人的精神困境中,探求其精神出路,也不能对前人的精神处境及他们对待这种状况的努力进行深入探究。”因此,他们的作品不能给寻找精神出路的人们提供帮助。再就是作家缺少对于作品的永久性生命力的追求,因此面对一些关乎人类存在状况的大问题没能进入,即使进入了也缺少超越的力量。
    我始终认为,优秀的散文作品必须具备两种品质,那就是提供心灵慰藉的品质和审美愉悦的品质。散文的这种品质的获得,我认为很大程度上来自于现代语言,语言表达的平庸、干瘪、赘牙,抑或是矫饰、虚假都会使作品彻底失败。灵动、鲜活、智慧、激情、平静的表达,都将使散文充满魅力。什么时候使用什么语言表达,一个成熟的散文作家必须有自己的掂量和把握。一个好的散文作家,语言的修炼是一生一世的事情。
    最后我想强调,好散文在时间的深处,在心灵的痛处。
    (1)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是    (      )
    A.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备受读者青睐的亲情散文,近些年不被读者重视了。
    B.余秋雨是第一个写文化散文的人,他对中国散文的贡献功不可没。
    C.家园和土地的回归成为当前被许多作家看好的散文主题。
    D.关注自然和万物的散文作品具有人类意义,但好作品不多。
    (2)下列不属于“导致中国文学的功利性和虚伪性”的原因的是    (      )
    A.作者为了名利放弃了对文化良知和社会美德的承担。
    B.商业化语境的侵入使得作者审美平庸、思想弱化。
    C.作家不能深切体味人们面临的伦理困境和精神痛楚。
    D.作家缺少对于作品的永久性生命力的追求。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是    (      )
    A.散文作家要关注现实,关注人类的生存环境,否则写不出好作品。
    B.作家创作的功利目的,将成为制约散文发展提高的重要因素。
    C.要写出好的散文作品,散文作家要善于锤炼语言和艺术地运用语言。
    D.优秀的散文作品既能慰藉读者的心灵,又能给读者以审美愉悦。
  • 题型:现代文阅读 难易度:难

    12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万年奇葩叉角羚
    非牛,非羊,非鹿;一科,一属,一种。哺乳纲偶蹄目的动物中,生活于北美洲西部草原以及荒原等开阔地带的叉角羚无疑是很“奇葩”的一种动物。
    叉角羚更为奇葩之处在于,它的双角中间都长有一个向前分又的小角,这也正是其名字的由来。自古速度耐力难两全。最高时速可达一百一十五千米的非洲猎豹疾如闪电,却只能维持三分钟左右的奔跑时间,高速跑出三四百米的路程,否则就会“过热死”,非洲野狗虽然擅长远途奔袭,然而其五十五千米的最高时速实在是不值一提。而又角羚最奇葩之处就在于,它在北美大陆长期而且同时保有“速度之王”和“耐力专家”两个荣耀头衔。
    出生才几个小时的小叉角羚就已经是奔跑健将了,而出生四天之后的小叉角羚就已经跑得比人还要快。成年叉角羚个体身长约一点四米,体重约五十千克,最高时速达到一百千米。成年叉角羚可以以七十千米的平均时速连续奔跑十几千米甚至更远的距离而不疲惫,无论是速度与耐力都是美洲狮、猞猁和狼等北美捕食动物所望尘莫及的,堪称一台高效而出色的奔跑机器。叉角羚曾经的最佳“陪练”是于一万年前更新世末期在地球上绝迹的北美猎豹。为了避免自己丧身于豹爪之下,在与“陪练”一起“赛跑”的四百万年里,叉角羚练就了一身速度与耐力俱佳的好本事并一直保持至今。
    叉角羚拥有细长而轻健的四肢以及柔韧性好的脊椎,这让它跑动时的步幅更具流线型,它全力奔跑时的大部分时间里身体都处于腾空状态,一跃可达六米之遥,而地面只是下一次飞跃的一个跳板。叉角羚的心脏体积是同等体重的绵羊的两倍,扩容升级的心脏可以更及时地向血液中输入更多的活力之氧,从而保证了狂奔之时呼吸和能量转化的顺畅进行,为此很少看到叉角羚出现如猎豹般奔跑后大喘气的状况。此外,叉角羚细胞内密布着“动力车间”——线粒体,这让其在奔跑之时能量充盈,“电力十足”。
    于是,因为在速度上和耐力上的杰出表现,“一羚当先”的叉角羚成为令北美所有捕食者都感到自卑的“天才运动员”。
    在北美猎豹退出大自然舞台的一万年里,体能似乎有些开发过度的叉角羚并没有因为“失去”了真正意义上的赛跑对手而放慢节拍和放弃“比赛”。事实上,它一直都在进行“一个人的比赛”,始终保持无与伦比的竞技状态,不断巩固自己在速度与耐力上的优势,遂成为北美大陆乃至整个生物圈中一朵名副其实的万年奇葩。
    (1)关于叉角羚“奇葩”的原因,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是    (      )
    A.叉角羚非牛,非羊,非鹿;一科,一属,一种。
    B.它的双角中间都长有一个向前分叉的小角。
    C.它在北美大陆长期而且同时保有速度和耐力之王两个荣耀头衔。
    D.出生才几天的小叉角羚就已经跑得比人还要快。
    (2)关于叉角羚,卞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是    (      )
    A.叉角羚练就了一身速度与耐力俱佳的好本事的原因之一,是因为经常与北美猎豹比赛。
    B.叉角羚的快速度和久耐力主要来自于四百多万年的练习。
    C.它全力奔跑时,身体腾空,以地面为跳板,一跃可达六米之遥。
    D.叉角羚细胞内密布着的“动力车间”——线粒体,保证了叉角羚很少出现如猎豹般奔跑后大喘气的状况。
    (3)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是    (      )
    A.非洲野狗即使在最高时速时都无法与叉角羚相提并论。
    B.“自古速度耐力难两全”这句话在叉角羚身上是不适用的。
    C.叉角羚是北美所有捕食者都感到十分自卑的“天才运动员”。
    D.叉角羚最终会因为没有对手而不会再加速。
  •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易度:中档

    13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日:“何为其然也?”客日:“‘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日:“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遏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
    A.正襟而问客日    端坐  
    B.山川相            通“缭”,盘绕
    C.江陵              攻占  
    D.而卒莫也        消失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侣鱼虾友麋鹿      去今之墓葬焉
    B.举匏樽相属        吾一日长乎尔
    C.物与我皆无尽也    于其身也,耻师焉
    D.寄蜉蝣天地        又有若老人咳且笑山谷中者
    (3)下列对文段中画线句的翻译,正确的是    (      )
    A.这不是曹孟德围困周瑜的地方吗?
    B.本来是一代的英雄啊,可是怎么在(战争中失败)呢?
    C.流去的(水)像这样(不断地流去),可是并没有流走。
    D.这大自然无穷无尽的宝藏,对我和你都很适合。
    (4)下列对文段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是    (      )
    A.客人的回答抒发了对曹操的仰慕之情,表达了老当益壮的决心和意志。
    B.苏子借水与月阐发万物和人生变与不变的哲理,表明他能辩证地看问题。
    C.苏子对清风、明月的看法和态度,体现了他旷达乐观的性格特点。
    D.文段多处运用对偶和比喻,句子长短错落,韵脚灵活多变。
  • 题型:名句名篇默写 难易度:易

    14 . 写出下列横线处空缺的名句。(限选三句)
    (1)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________________。
    (2)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们的事业将悄然无声地存在下去,但是它会永远发挥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题型:语言表达 难易度:中档

    15 . 将下面的句子重组为一个单句,不得改变原意。
    苏东坡的盖世才华固然是使他让无数后人崇拜和偏爱的主要因素,但他的儒雅与豪放、既富于正义又富于情感的天性则是他令后人崇拜和偏爱的又一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题型:语言表达 难易度:中档

    16 . 指出下面这则简报在格式上的4处错误。
    教育工作简报
    (2019年4月16日)
    XX市教育局第8期(总第90期)
    打造匠心筑梦中国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XXXXXX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XXXXXXXXXXXX
    发:各县教育局
    报:X X省教育厅
    (本期共印60份)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题型:简答题 难易度:难

    17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回家去问妈妈
    毕淑敏
    ①那一年游敦煌回来,兴奋地同妈妈谈起戈壁的黄沙和祁连的雪峰。说到丝绸之路上僻远的安西,哈密瓜汁甜得把嘴唇粘在一起……一直安静听我说话的妈妈,淡淡地插了一句:“在你不到半岁的时候,我就抱着你走过安西。”我大吃一惊,从未听妈妈谈过这段往事。
    ②妈妈说,你生在新疆,长在北京。难道你是飞来的不成?以前我一说起带你赶路的事,你就嫌烦,说知道啦,别再啰嗦。
    ③我静静地倾听妈妈的描述,才知道我在幼年时曾带给母亲那样的艰难。才知道发生在安西的感动源远流长。突然意识到,在我和最亲的母亲之间,潜伏着无数盲点。
    ④我们总觉得已经成人。母亲只是一间古老的旧房,她给我们的童年以遮避,但不会再提供新的风景。我们急切地投身外面的世界,寻找自我的价值。全神贯注地倾听上司的评论,字斟句酌地印证众人的口碑,反复咀嚼朋友随口吐露的点滴印象,甚至会为恋人一颦一笑的涵义彻夜思索……我们极其在意世人对我们的看法,恰恰忘了,当我们环视整个世界的时候,总有一双微微眯起的眼睛,始终在背后凝视着我们。母亲默默地关注,就像手艺精湛的老艺人,不厌其烦地打磨描绘她们制造的精品。于是我们厌烦了,不客气地说,老提那些过去的事,烦不烦呀?从此,母亲就真的噤了声。
    ⑤蓦然回首,才发现自己远远没有长大。我们幼年的顽皮、成长的艰辛、与生俱来的弱点、异于常人的禀赋……从小到大最详尽的档案、每一次失败与成功的记录,都贮存在母亲宁静的眼中。我们曾经满世界地寻找真诚,却不知最想要的真诚就在母亲那里。
    ⑥我们像一本没有结尾的书,每一个符号都是母亲用血书写。我们还未曾读懂,著者已撒手而去。从此我们面对书中的无数悬念和秘密,无以破译。我们流落世间,成为飘零的红叶。
    ⑦趁老树虬曲的枝丫还郁郁葱葱,让我们赶快跑回家,去问妈妈。
    ⑧一定要赶快啊!生命给我们的允诺并不慷慨,两代人命运的云梯衔接处,时间只是窄窄的台阶。从我们明白人生的韵律,距父母还能明晰地谈论以往,并肩而行的日子屈指可数。
    ⑨给母亲一个机会,让她重温创造的喜悦;给儿女一个机会,让我们深刻洞察尘封的记忆。
    (1)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何理解第④段中画横线句子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④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联系上下文,说说第⑦段在文中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本文后,请你联想一次“问”的经历,写出独特的感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题型:作文 难易度:难

    18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完成作文。
    你的成长过程,也许是一帆风顺,事事称心,也许是烦恼多多,忧愁不断。然而不管你的经历如何,你都会一天天长大,走过童年、少年,进入青年时期。
    请你结合自己的成长过程,以“长大的感觉真好(或‘恼’)”为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700字,文中不得透露本人相关信息。
  • 下载word版试卷(含答案解析)

试卷分析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