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教组卷基于海量职教高考试题库建立的在线组卷及学习系统
职教组卷

安丘职专 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试题

  •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易

    1 . 下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 困窘(jiǒng) 风靡(mí) 镌刻(juān) 豁然开朗(huò) B. 虔诚(qiǎn) 蓊郁(wěng) 自诩(xǔ) 卓有成效(zhuó) C. 祈求(qí) 肖像(xiāo) 琢磨(zuó) 矫揉造作(jiǎo) D. 悄然(qiǎo) 偌大(nuò) 确凿(zuò) 良莠不齐(yǒu)
  •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易

    2 . 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 瞿秋白主持“八七会议”,决定武装斗争,永远 B. 凭什么说乔丹是最有价值的篮球运动员?统计数据表明,他的得分、断球、助攻均是 C. 这些不同源泉的意见可能会互相矛盾,使你,不知所从。 D. 根据以上几点考证,我们完全可以断言:所谓牛顿看到“苹果落地”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纯属
  •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易

    3 .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
    (1)全新的载体可以       优秀传统文化的因子,使之释放出夺目的光辉。
    (2)要大胆      和积极培养成千上万中青年经济管理干部。
    (3)这些流星雨好像从天空的同一个点辐射而出,辐射点(流星    出发的那个点)正好指向狮子座。
    A. 激活 起用 轨迹 B. 激活 起用 轨道 C. 激发 启用 轨迹 D. 激发 启用 轨道
  •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易

    4 .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来,校园内的好人好事 B. 一个烟头引起一场大火,这座被烧毁的大楼让人 C. 如果父母对孩子力所能及的事情一味地包办代替甚至,就会不利于孩子的发展。 D. 在总结会上,大家,各抒已见,气氛热烈极了。
  •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易

    5 . 下列各句中,语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 建立和谐社会,要靠党和政府的领导作用,同时也应该发挥民间力量在舆论动员、组织参与等方面起到无可代替的作用。 B. 我国海尔家电的大批量出口,深受外国顾客的喜爱。 C. 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 D. 从鲁迅年轻时候的“梦”中,给我了深刻的启示。
  •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易

    6 . 下列句子中修辞的运用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  )
    A. 记忆里的故事有榕树的叶子一样多······· B.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C. 看见这样鲜绿的麦苗,就嗅出白面馍馍的香味出来了。 D. 苇眉子又薄又细,在她怀里跳跃着。
  •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易

    7 . 下列有关文字、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B. “二十四史”的前四史是《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 C. 豪放词派的开创者是辛弃疾,他和苏轼并称为“苏辛”。 D. 《师说》《张衡传》《报任安书》三篇文章都在题目中告诉了我们它的体裁。
  •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中档

    8 . 杜牧《赤壁》分析不当的一项(  )
    赤壁
    杜牧(唐)
    折戟沉沙铁未销, 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A. 作者并不从正面写赤壁之战的过程及其在政治上的后果,而是反说其事,并以两位美女的命运来反映赤壁之战对东吴政治军事形势的重大影响。 B. “折戟沉沙铁未销”,是说折断的兵器埋没在沙土中还没有锈蚀。因为该兵器埋入沙土的年代不久,时间不长。 C.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是用假设的口气说的。假如当时的天气、风向不给周郎以方便,赤壁之战就有可能被曹操取胜,那么“二乔”就可能被关在铜雀台了。 D. 赤壁是东汉末年周瑜大败曹操的地方,在今湖北蒲圻西北长江南岸,但诗人所咏之赤壁并非此处,而是湖北黄冈的赤鼻矶,故说此诗虽为咏史诗,其实也是借题发挥。
  • 题型:现代文阅读 难易度:中档

    9 . 阅读下面文段,回答下列各题。
      古今中外的无数建筑,除去极少数例外,几乎都以重复运用各种构件或其他构成部分作为取得艺术效果的重要手段之一。
      就举首都人民大会堂为例。它的艺术效果中一个最突出的因素就是那几十根柱子。虽然在不同的部位上,这一列柱和另一列柱在高低大小上略有不同,但每一根柱子都是另一根柱子的完全相同的简单重复。至于其他门、窗、檐、额等等,也都是一个个依样葫芦。
      这种重复却是给予这座建筑以其统一性和雄伟气概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它的形象上最突出的特征之一。
      历史中最杰出的一个例子是北京的明清故宫。从已被拆除了的中华门(大明门、大清门)开始就以一间接着一间,重复了又重复的千步廊一口气排列到天安门。从天安门到端门、午门又是一间间重复着的“千篇一律”的朝房。再进去,太和门和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成为一组“前三殿”与乾清门和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成为一组的“后三殿”的大同小异的重复,就更像乐曲中的主题和“变奏”;每一座的本身也是许多构件和构成部分(乐句、乐段)的重复;而东西两侧的廊、庑、楼、门,又是比较低微的,以重复为主但亦有相当变化的“伴奏”。然而整个故宫,它的每一个组群,每一个殿、阁、廊、门却全部都是按照明清两朝工部的“工程做法”的统一规格、统一形式建造的,连彩画、雕饰也尽如此,都是无尽的重复。我们完全可以说它们“”。
      但是,谁能不感到,从天安门一步步走进去,就如同置身于一幅大“手卷”里漫步;在时间持续的同时,空间也连续着“流动”。那些殿堂、楼门、廊庑虽然制作方法千篇一律,然而每走几步,前瞻后顾、左睇右盼,那整个景色的轮廓、光影,却都在不断地改变着,一个接着一个新的画面出现在周围,。空间与时间,重复与变化的辩证统一在北京故宫中达到了最高的成就。
      颐和园里的谐趣园,绕池环览整整三百六十度周圈,也可以看到这点。
    (1)下列对加点的“千篇一律”和“千变万化”的意思及其它们的关系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千篇一律”指建筑艺术创作中的重复,“千变万化”指建筑艺术创作中的变化。
    B.“千篇一律”指建筑物运用各种构件重复,“千变万化”指建筑布局的变化。
    C.“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是指在时间的持续、空间的持续、时间与空间的综合持续中,艺术创作的重复与变化。
    D.“千篇一律”和“千变万化”之间既是矛盾对立的,又是辩证统一的。
    (2)下列理解不符合文段原意的一项是(  )
    A.古今中外的无数建筑,为了取得艺术效果,全都以重复运用各种构件或其他构成部分作为建筑手段。
    B.作为建造人民大会堂构件的柱子全都相同,是简单重复;而不同的是,这些柱子在组合排列中“这一列柱和另一列柱在高低大小上略有不同”。
    C.故宫中轴线上的“前三殿”“后三殿”重复多变,多彩多姿。
    D.颐和园里的谐趣园在时间持续的同时,空间也连续着“流动”,时间与空间,重复与变化辩证统一。
    (3)下列不能体现“重复与变化”相统一这一艺术规律的一项是(  )
    A.宋朝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
    B.商业区悬挂众多的某个知名品牌的广告宣传画。
    C.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
    D.芭蕾舞剧《天鹅湖》。
  • 题型:现代文阅读 难易度:中档

    10 . 阅读下面文段,回答下列各题。
    ①普天之下古往今来种种成败的人和事,它们所经历的道路是如此的纷繁不同。推究他们为什么成功,又为什么失败,回答是有毅力的人就会成功,反之则是失败。
    ②人生的历程,大体逆境占了十分之六七,顺境也占了十分之三四,而顺逆这两种境遇又常常是相互交替着出现的。无论事情是大是小,必然会遇到几次乃至十几次的阻力,这种阻力虽然有大有小,但必定是不可避免的。那些意志和能力薄弱的人,开始的时候一定会说我想要如何如何,他心里认为天下事本来就是很简单容易的。等到马上尝试,阻力突然来临,就颓然丧失了信心。那些意志能力比较弱的人,凭着一时的意气,通过了第一关,遇到第二次挫折就退缩了;意志能力稍强的人,遇到三四次挫折才退缩;又坚强些的人,遇到五六次挫折才退缩。所做的事情越大,他遇到的挫折就越多,他不退缩的话也就越难。不是极其坚强的人,是很难达到成功的终点的。
    ③如果遇到挫折而不退缩,那么小的逆境之后,必定有小的顺境;大的逆境之后,必定会有大的顺境。经过了盘根错节的复杂情况以后,就会有迎刃而解的一天。旁观者只是羡慕别人的成功,认为这个人大概是个幸运儿,而老天特别宠爱他;又认为自己总是遭遇不顺利,所以成就也比不上他。这种人哪里知道所谓的“不顺”、“幸运”,他和我都是相同的,而是否能征服这些“不顺”,利用这些“幸运”,正是他成我败的区别所在。再拿驾船来做比方,如果用二十天的时间行走一千里的路程,其间风向潮流有时顺有时逆,常常交互错杂。他凭着艰苦忍耐的力量,迎着那逆风逆流冲了过去,然后能从容地前进,去渡过顺风顺水的一段。但是我或者一天就退回来了,或者两三天就回来了,或者五六天就回来了,因此也就始终不能到达彼岸了。
    ④孔子说:“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孟子说:“有为者,譬若掘并,掘井九仞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成败的规律,在此而已。
    (1)下列对文段内容的概括,恰当的是(  )
    A.有毅力的人不一定会成功。
    B.没有毅力的人会成功。
    C.有毅力的人一定会成功。
    D.没有毅力的人不会失败。
    (2)结合孔子的思想理论,对文段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意志和能力薄弱的人,一般不会成功。
    B.人生的历程逆境的比例大于顺境。
    C.如果遇到挫折而不退缩,那么小的逆境之后,必定有小的顺境。
    D.意志能力稍强的人,遇到五六次挫折后才退缩。
    (3)下列对文段中画线句子的理解正确的是(  )
    A.获得成功的人是意志坚强的人。
    B.遇到的挫折越多,说明他越坚强。
    C.遇到的挫折越多,说明他越接近成功。
    D.极其坚强的人,可能会达到成功的终点的。
    (4)文段所用的论证方法,不正确的是(  )
    A.引用论证
    B.举例论证
    C.对比论证
    D.比喻论证
  •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易度:中档

    11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 下列各题
      字,南阳西鄂人也。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遂通,贯六艺。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时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衡乃拟《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精思傅会,十年乃成。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
      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遂乃研核阴阳,妙尽璇机之正,作,著《灵宪》、《算罔论》,言甚详明。
      顺帝初,再转,复为太史令。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自去史职,五载复还。
      阳嘉元年,复造候风地动仪。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关发机。外有八龙,首衔铜丸,下有蟾蜍,张口承之。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覆盖周密无际。如有地动,尊则振龙,机发吐丸,而蟾蜍衔之。振声激扬,伺者因此觉知。虽一龙发机,而七首不动,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验之以事,合契若神。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后数日驿至,果地震,于是皆服其妙。自此以后,乃令史官记地动所从方起。
      时政事渐损,权移于下,衡因上疏陈事。后迁侍中,帝引在帷幄,讽议左右。尝问天下所疾恶者。宦官惧其毁己,皆共目之,衡乃诡对而出。阉竖恐终为其患,遂共谗之。衡常思图身之事,以为吉凶倚仗,幽微难明。乃作《思玄赋》以宣寄情志。
      初,出为相。时国王骄奢,不遵典宪;又多豪右,共为不轨。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上下肃然,称为政理。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年六十二,四年卒。
    (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A.孝廉不行 被推举
    B.连公府不就 被征召
    C.所居之官辄积年不 调动官职
    D.自去史,五载复还 任职
    (2)下列加点字与“大将军邓骘奇其才”中的“奇”用法相同的是(  )
    A.沛公欲关中
    B.范增说项王
    C.买五人之脰而
    D.吾从而
    (3)下列句子与“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句式相同的是(  )
    A.字,南阳西鄂人也。
    B.游于三辅。
    C.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D.讽议左右。
    (4)下列句中没有通假字的是(  )
    A.一时收禽。
    B.张良出,要项伯。
    C.上书乞骸骨。
    D.距关,勿内诸侯。
    (5)下列对文段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张衡年轻时就擅长写文章,虽然才华比一般人高,但并不因此而骄傲自大。
    B.张衡善于器械方面的巧思,尤其在天文、气象和历法的推算方面很用心。
    C.宦官害怕张衡终究成为祸患,于是一起诋毁他。
    D.张衡任河间相三年,后给朝廷上书,请求继续任职,朝廷任命他为尚书。
  • 题型:语言表达 难易度:易

    12 . 翻译句子: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
                                                              
  • 题型:语言表达 难易度:易

    13 . 名言填空:(任选五句)
    (1)余音绕梁,                 
    (2)                       ,犹抱琵琶半遮面。
    (3)项庄舞剑,                    
    (4)               ,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5)可堪回首,             ,一片神鸦社鼓!
    (6)元嘉草草,封狼居胥,                    
    (7)百尺竿头,                
  • 题型:语言表达 难易度:

    14 . 请为环境保护编写一则广告标语。要求:运用修辞,生动活泼;句式工整,好记易诵。
  • 题型:语言表达 难易度:

    15 . 语文活动小组长组织了两次活动,都不太成功,有几个同学表示不想参加了。如果你是小组长,要劝说他们积极参与,该怎么说?(不少于30字)
  • 题型:简答题 难易度:难

    16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不朽的失眠
      他落榜了!一千二百年前。榜纸那么大那么长,然而,就是没有他的名字。啊!竟单单容不下他的名字“张继”那两个字。
      考中的人,姓名一笔一划写在榜单上,天下皆知。奇怪的是,在他的感觉里,考不上,才更是天下皆知,这件事,令他羞惭沮丧。
      离开京城吧!议好了价,他踏上小舟。本来预期的情节不是这样的,本来也许有插花游街、马蹄轻疾的风流,有衣锦还乡袍笏加身的荣耀。然而,寒窗十年,虽有他的悬梁剌股,琼林宴上,却并没有他的一角席次。
      船行似风。
      江枫如火,在岸上举着冷冷的火焰,这天黄昏,船,来到了苏州。但,这美丽的古城,对张继而言,也无非是另一个触动愁情的地方。
      如果说白天有什么该做的事,对一个读书人而言,就是读书吧!夜晚呢?夜晚该睡觉以便养足精神第二天再读。然而,今夜是一个忧伤的夜晚。今夜,在异乡,在江畔,在秋冷雁高的季节,容许一个落魄的士子放肆他的忧伤。江水,可以无限度地收纳古往今来一切不顺遂之人的泪水。
      这样的夜晚,残酷地坐着,亲自听自已的心正被什么东西啮食而一分一分消失的声音。并且眼睁睁地看自已的生命如劲风中的残灯,所有的力气都花在抗拒,油快尽了,微火每一刹那都可能熄灭。然而,可恨的是,终其一生,它都不曾华美灿烂过啊!
      江水睡了,船睡了,船家睡了,岸上的人也睡了。惟有他,张继,睡不着,夜愈深,愈清醒,清醒如败叶落余地枯树,似梁燕飞去的空巢。
      起先,是睡眠排拒的他。(也罢,这半生,不是处处都遭排拒吗?)而后,是他在赌气,好,无眠就无眠,长夜独醒,就干脆彻底来为自已验伤,有何不可?
      月亮西斜了,一副意兴阑珊的样子。有鸟啼,粗嗄嘶哑,是乌鸦。那月亮被它一声声叫得更黯淡了。江岸上,想已霜结千草。夜空里,星子亦如清霜,一粒粒零落凄绝。
      在须角在眉梢,他感觉,似乎也森然生凉,那阴阴不怀好意的凉气啊,正等待凝成早秋的霜花,来贴缀他惨淡少年的容颜。
    江上渔火二三,他们在干什么?在捕鱼吧?或者,虾?他们也会有撒空网的时候吗?世路艰辛啊!即使潇洒的捕鱼的,也不免投身在风波里吧?然而,能辛苦工作。只有我张继,是天不管地不收的一个,是既没有权利去工作,也没福气去睡眠的一个。
      钟声响了,这奇怪的深夜的寒山寺钟声。一般寺庙,都是暮鼓晨钟,寒山寺庙敲“夜半钟”,用以惊世。钟声贴着水面传来,在别人,那声音只是睡梦中模糊的衬底音乐。在他,却一记一记都撞击在心坎上,正中要害。钟声那么美丽,但钟声自已到底是痛还是不痛呢?既然失眠,他推枕而起,摸黑写下“枫桥夜泊”四字。然后,就把其余二十八字“照抄”下来: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感谢上苍,如果没有落第的张继,诗的历史上便少了一首好诗,我们的某一种心情,就没有人来为我们一语道破。
      一千二百年过去了,那张长长的榜单上(就是张继挤不进去的那纸金榜)曾经出现过的状元是谁?哈!谁管他是谁?真正被记得的名字是“落第者张继”。有人会记得那一届状元披红游街的盛景吗?不!我们只记得秋夜的客船上那个失意的人,以及他那场不朽的失眠。
      (张继:生卒年不详,字懿孙,襄州人。天宝十二载中进士,后与夫人相继卒于洪州。其诗多羁旅题咏之作。)
    (1) 下列对这篇文章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 本文以第三人称叙事,故事定位在张继落榜之后,以时间为序,按“落榜--离京--夜泊姑苏--失眠--创作诗篇”的过程展开故事情节。
    B. 本文借助丰富的想象,真实地再现了张继当年的生活遭遇,表达了作者对张继处境的惋惜之情。
    C. 文中以微火终其一生都不曾“华美灿烂”暗指张继因不曾创作出脍炙人口的佳作而产生的遗憾。
    D. 文中画线处“照抄”一词的含意是:那二十八个字在他心底已像白墙上的黑字一样分明凸显。
    E. 文中的“不朽”不仅指那场“失眠”,也指“失眠”所引发的创作欲望,这是一种生活的体验,是这人类智慧与情感的结晶。
    (2) 文章多处运用对比的手法,试从文中找出两例并简要分析这些对比的作用。
                                                             
                                                               
    (3) 文章第四段只有四个字“船行似风”,为什么一笔带过?试从结构和人物两方面回答。
    (1)从结构上看________
    (2)从刻画人物的角度看_______
    (4) 本文语言具有新颖性和表现力。如“不朽”修饰“失眠”,似与日常用语习惯相悖,却强调了张继失眠的意义。请从文中再找一例作简要分析。
    答:                                                   
                                                                 
    (5)判断画线句子的修辞方法:
    月亮西斜了,一副意兴阑珊的样子。   ( )
    江水睡了,船睡了,船家睡了,岸上的人也睡了。 ( )
  • 题型:作文 难易度:难

    17 . 阅读文字,按要求作文。
      孔子的学生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
      一位智者说:如果每个人都能把反省提前几十年,便有50%的人可能让自己成为一名了不起的人。
      他们的话都道出了反省对于成长的意义。请以“反省”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题目自拟;文体除戏剧、诗歌外不限;不少于700字
  • 下载word版试卷(含答案解析)

试卷分析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