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教组卷基于海量职教高考试题库建立的在线组卷及学习系统
职教组卷
  •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单元测试 难易度:中档

    年份:202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崔彭,字子彭,博陵安平人也。祖楷,魏殷州刺史。父谦,周荆州总管。彭少孤,事母以孝闻。性刚毅,有武略,工骑射。善《》《尚书》,略通大义。周武帝时,为侍伯上士,累转门正上士。
    及高祖为丞相,周陈王宇文纯镇齐州,高祖恐纯为变,遣彭以两骑征纯入朝。 彭未至齐州三十里,因诈病,止传舍,遣人谓纯曰:“天子有诏书至王所,彭苦疾,不能强步,愿王降临之。”纯疑有变,多将从骑至彭所。彭出传舍迎之察纯有疑色恐不就征因诈纯曰王可避人将密有所道纯麾从骑彭又曰将宣诏王可下马。纯遽下,彭顾其骑士曰:“陈王不从诏征,可执也。”骑士因执而锁之。彭乃大言曰:“陈王有罪,诏征入朝,左右不得辄动。”其从者愕然而去。高祖见而大悦,拜上仪同。
    ,迁监门郎将,兼领右卫长史,赐爵安阳县男。数岁,转车骑将军,俄转骠骑,恒典宿卫。性谨密,在省闼二十余年,每当上在仗,危坐终日,未尝有怠惰之容,上甚嘉之。
    上尝谓彭曰:“卿当上日,我寝处自安。卿弓马固以绝人,颇知学不?”彭曰:“臣少爱《周礼》《尚书》,每于之暇,不敢废也。”上曰:“试为我言之。”彭因说君臣戒慎之义,上称善。观者以为知言。后加上开府,迁备身将军。
    上尝宴达头可汗使者于武德殿,有鸽鸣于梁上。上命彭射之,既发而中。上大悦,赐钱一万。及使者反,可汗复遣使于上曰:“请得崔将军一与相见。”上曰:“此必善射闻于虏庭,所以来请耳。”遂遣之。及至匈奴中,可汗召善射者数十人,因掷肉于野,以集飞鸢,遣其善射者射之,多不中。复请彭射之,彭连发数矢,皆应弦而落,突厥相顾,莫不叹服。可汗留彭不遣百余日,上赂以缯彩,然后得归。仁寿末,进爵安阳县公,邑二千户。
    即位,迁左领军大将军。从幸洛阳,彭督后军。时汉王谅初平,余党往往屯聚,令彭率众数万镇遏山东,复领慈州事。帝以其清,赐绢五百匹。未几而卒,时年六十三。帝遣使吊祭,赠大将军,谥曰肃。子宝德嗣。
    (节选自《隋书•崔彭传》,有删改)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彭出传舍迎之/察纯有疑色/恐不就征/因诈纯曰/王可避/人将密有所道/纯麾从骑/彭又曰/将宣诏王/可下马
    B.彭出传舍迎之察/纯有疑色/恐不就征/因诈纯曰/王可避人/将密有所/道纯麾从骑/彭又曰/将宣诏/王可下马
    C.彭出传舍迎之察/纯有疑色/恐不就征/因诈纯曰/王可避/人将密有所/道纯麾从骑/彭又曰/将宣诏王/可下马
    D.彭出传舍迎之/察纯有疑色/恐不就征/因诈纯曰/王可避人/将密有所道/纯麾从骑/彭又曰/将宣诏/王可下马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周官》,亦称《周礼》,它与《仪礼》《礼记》并称为儒家经典“三礼”。《诗经》《易经》《道德经》也是儒家经典。
    B.践阼,意思是走上阼阶主位。古代庙寝堂前两阶,主阶在东,称阼阶。阼阶上为主位。在这里指皇帝登基,亦作“践祚”。
    C.休沐,休息洗浴,犹休假。从汉代起,政府机关规定每五日休息一天,称作“五日休”。唐代改为“旬休”,即每十日休息一天。
    D.炀帝,隋朝皇帝杨广的谥号。谥号是古代帝王、诸侯、大臣或其他有地位的人死后,朝廷给他们追赠的带有褒贬意义的称号。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崔彭有军事才能,多受倚重。周武帝时,官至门正上士。高祖即位,被任命为监门郎将。去世后,高祖派使者吊唁祭奠,赠封为大将军。
    B.崔彭胸有胆略,才智非凡。崔彭奉命带两人去召回镇守齐州的宇文纯的过程,充分展现了他的才智。崔彭最终捉住宇文纯,成功完成任务。
    C.崔彭喜爱读书,能学以致用。年少时喜欢读《周官》《尚书》,能够在守卫皇宫时给皇上讲君臣警惕谨慎的道理,并得到观者的肯定。
    D.崔彭射术高明,闻名于突厥。曾在武德殿一箭射中殿梁上的鸽子,因此被可汗请去。到达匈奴国中后,再展射箭绝技,突厥人无不叹服。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彭未至齐州三十里,因诈病,止传舍。
    ②上尝谓彭曰:“卿当上日,我寝处自安。卿弓马固以绝人,颇知学不?”

    崔彭得到帝王器重的原因有哪些?结合事例分析。
  •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单元测试 难易度:中档

    年份:202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狱中上母书
    [明]夏完淳
    不孝完淳今日死矣,以身殉父,不得以身报母矣。 痛自严君见背,两易春秋。冤酷日深,艰辛历尽。本图复见天日,以报大仇,恤死荣生,告成黄土。奈天不佑我,钟虐先朝,一旅才兴。便成齑粉。去年之举,淳已自分必死,谁知不死,死于今日也!斤斤延此二年之命,菽水之养无一日焉。致慈君托迹于空门,生母寄生于别姓,一门漂泊,生不得相依。死不得相问。淳今日又溘然先从九京,不孝之罪,上通于天。
    呜呼!双慈在堂,下有妹女,门祚衰薄,终鲜兄弟。淳一死不足惜,哀哀八口,何以为生?虽然,已矣。淳之身,父之所遗;淳之身,君之所用。为父为君,死亦何负于双慈?但慈君推干就湿,教礼习诗,十五年如一日;嫡母慈惠,千古所难。大恩未酬,令人痛绝。慈君托之义融女兄。生母托之昭南女弟。淳死之后,新妇遗腹得雄,便以为家门之幸;如其不然,万勿置后。会稽大望,至今而零极矣。节义文章,如我父子者几人哉? 立一不肖后,如西铭先生为人所诟笑,何如不立之为愈耶?呜呼!大造茫茫,总归无后。有一日中兴再造则庙食千秋岂止麦饭豚蹄不为馁鬼而已哉若有妄言立后者淳且与先文忠在冥冥诛殛顽嚚决不肯舍!
    兵戈天地,淳死后,乱且未有定期。双慈善保玉体,无以淳为念。二十年后,淳且与先文忠为北塞之举矣。勿悲勿悲!相托之言,慎勿相负。武功甥将来大器,家事尽以委之。寒食、盂兰,一杯清酒,一盏寒灯,不至作若敖之鬼,则吾愿毕矣。新妇结褵二年,贤孝素著,武功甥好为我善待之,亦武功渭阳情也。
    语无伦次,将死言善。痛哉痛哉!人生孰无死,贵得死所耳。父得为忠臣,子得为孝子,含笑归太虚,了我分内事。大道本无生,视身若敞屣。但为气所激,缘悟天人理。恶梦十七年,报仇在来世。神游天地间,可以无愧矣。
    (选自《古文鉴赏辞典》,有删改)[注]①夏完淳:14岁随父亲及师父参加抗清活动,父亲死后,他又佐吴易在太湖起义。顺治四年七月被捕,九月就义,年仅17岁。本文是他在南京狱中写给嫡母的诀别信。②菽水之养:《礼记•檀弓下》云“啜菽饮水尽其欢,斯谓之孝”。后世以菽水之养代指贫家对父母的供养。③九京:本指晋国贵族的墓地,后来泛指墓地。④推干就湿:把床上干处让给幼儿,自己睡在湿处。指母亲抚育子女的辛劳。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有一日中兴/再造则庙食/千秋岂止麦饭豚蹄/不为馁鬼而已哉/若有妄言立后者/淳且与先文忠在冥冥诛殛顽嚚/决不肯舍
    B.有一日中兴/再造则庙食/千秋岂止麦饭豚蹄/不为馁鬼而已哉/若有妄言/立后者淳且与先文忠在冥冥诛殛/顽嚚决不肯舍
    C.有一日中兴再造/则庙食千秋/岂止麦饭豚蹄/不为馁鬼而已哉/若有妄言立后者/淳且与先文忠在冥冥诛殛顽嚚/决不肯舍
    D.有一日中兴再造/则庙食千秋/岂止麦饭豚蹄/不为馁鬼而已哉/若有妄言/立后者淳且与先文忠在冥冥诛殛/顽嚚决不肯舍

    下列对文中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双慈,指两位母亲。古时在别人面前谦称自己的母亲为“家慈”。
    B.嫡母,宗法制度下妾所生的子女对父亲正妻的称呼。
    C.盂兰,即中元节,为农历十月初一,旧俗有祭祀亡故亲人等活动。
    D.结褵,系上佩巾,古代嫁女的一种仪式,在文中指结婚。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夏完淳在临刑前为“不得以身报母”而深感悲痛,为家中八口的生计问题而深感忧虑,但他又认为自己是为节义而死,是死得其所的。
    B.夏完淳以斩钉截铁的语气叮嘱母亲“万勿置后”,主要是相信武功甥将来必成大器,即使自己无后,也不用担心死后无人祭祀、供养。
    C.夏完淳在信中恳请双慈保重,牵挂娇妻,希望武功甥替自己好好照顾妻子,并在末段抒发豪情,侠骨柔肠,尽显其中。
    D.夏完淳表示二十年后转世为人,要再次出师驱除清兵、扫平北方边境,可见他“复见天日,以报大仇”的坚定信念。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痛自严君见背,两易春秋。冤酷日深,艰辛历尽。
    ②立一不肖后,如西铭先生为人所诟笑,何如不立之为愈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