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裴)楷字叔则。父徽,魏冀州刺史。楷明悟有识量,弱冠知名,尤精《老》《易》,少与王戎齐名。钟会荐之于文帝,辟相国掾,迁尚书郎。贾充改定律令,以楷为定科郎。事毕,诏楷于御前执读,平议当否。楷善宣吐,左右属目,听者忘倦。武帝为抚军,妙选僚采,以楷为参军事。吏部郎缺,文帝问其人于钟会。会曰:“裴楷清通,王戎简要,皆其选也。”于是以楷为吏部郎。楷风神高迈,容仪俊爽,博涉群书,特精理义,时人谓之“玉人”。武帝初登阼探策以卜世数多少而得一帝不悦群臣失色莫有言者,楷正容仪,和其声气,从容进曰:“臣闻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王侯得一以为天下贞。”武帝大悦,群臣皆称万岁。 楷性宽厚,与物无忤。不持俭素,每游荣贵,辄取其珍玩。虽车马器服,宿昔之间,便以施诸穷乏。尝营别宅,其从兄衍见而悦之,即以宅与衍。梁、赵二王,国之近属,贵重当时,楷岁请二国租钱百万,以散亲族。人或讥之,楷曰:“损有余以补不足,天之道也。”安于毁誉,其行己任率,皆此类也。楷子瓒娶杨骏女,然楷素轻骏,与之不平。 骏既执政,乃转为卫尉,及骏诛,楷以婚亲收付廷尉,将加法。是日事仓卒,诛戮纵横,众人为之震恐。楷容色不变,举动自若,索纸笔与亲故书。赖待中傅祗教护得免,犹坐去官。太保卫瓘、太宰亮称楷贞正不阿附,代楚王(司马)玮为北军中候。玮怨瓘、亮斥己任楷,楷闻之,不敢拜,转为尚书。玮果矫诏诛亮、瓘,以楷前夺己中候,密遣讨楷。楷素知玮有望于己,闻有变,单车入城,匿于妻父王浑家,故得免难。玮既伏诛,以楷为中书令,加侍中,与张华、王戎并管机要。
(节选自《晋书•卷三十五•列传第五》)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武帝初登阼探策/以卜世数多少/而得一帝/不悦/群臣失色/莫有言者/
B.武帝初登阼探策/以卜世数/多少而得一/帝不悦/群臣失色/莫有言者/
C.武帝初登阼/探策以卜世数多少/而得一帝/不悦/群臣失色/莫有言者/
D.武帝初登阼/探策以卜世数多少/而得一/帝不悦/群臣失色/莫有言者/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老》指《老子》,又称《道德经》;《易》指《易经》,内容包括《经》和《传》两个部分。《老》《易》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经典,后被纳入科举考试的经书范围中。
B.武帝,皇帝的谥号。古代帝王、诸侯、卿大夫、高官大臣等死后,朝廷根据他们的生平行为给予一种称号以褒贬善恶,称为谥或谥号。
C.从兄,一般指父亲的亲兄弟的儿子中比自己年龄大的,也可以指祖父的亲兄弟的孙子中比自己年龄大的或曾祖父的亲兄弟的曾孙中比自己年龄大的。
D.去官,指辞掉官职,离职。古代的“去官”有被动的,比如贬谪罢职;也有主动的,比如年老多病申请辞官。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裴楷很有声望,屡获任用。他二十岁时就已有名,精通《老子》《易经》。经钟会推荐,被征辟为相国掾;以定科郎身份参与朝廷律令的修改;武帝精选属下,任裴楷为参军事。
B.裴楷擅长当众朗读,口才很好。在朝廷讨论制定的措施是否得当时,他奉命在宫殿前大声宣读,周围的人都注视他,听他的朗读都忘了疲倦。
C.裴楷性格宽厚,轻财仗义。他曾经从别处买来宅院,堂兄裴衍见了很喜欢,他就慷慨相送;他还把每年索要来的几百万租钱,散发给自己家中的亲戚。
D.裴楷曾遭动乱,仓皇逃命。楚王司马玮发动叛乱,秘密派人去讨伐裴楷,裴楷知道司马玮怨恨自己,藏匿在岳父家,才得以免于灾难。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楷性宽厚,与物无忤。不持俭素,每游荣贵,辄取其珍玩。
②骏既执政,乃转为卫尉,及骏诛,楷以婚亲收付廷尉,将加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