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教组卷基于海量职教高考试题库建立的在线组卷及学习系统
职教组卷
  •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历年真题 难易度:中档

    年份:2018

    阅读下面的文育文,完成小题。

    羊琇,字稚舒,景献皇后之从父弟也。琇少举郡计,参镇西钟会军事,从平蜀。及会谋反,琇正言苦谏,还,赐爵关内侯。琇涉学有智算,少与武帝通门,甚相亲狎,每接筵同席,尝谓帝曰:“若富贵见用,任领护各十年。”帝戏而许之。初,帝未立为太子,而声论不及弟攸,文帝素意重攸,恒有代宗之议。琇密为武帝画策,甚有匡救。又观察文帝为政损益,揆度应所顾问之事,皆令武帝默而识之。其后文帝与武帝论当世之务及人间可否,武帝答无不允,由是储位遂定。及帝为抚军,命琇参军事。帝即王位后,擢琇为左卫将军,封甘露亭侯。帝践阼,累迁中护军,加散骑常侍。琇在职十三年,典禁兵,豫机密,宠遇甚厚。初,杜预拜镇南将军,朝士毕贺,皆连榻而坐。琇与裴楷后至,曰:“杜元凯乃复以连榻而坐客邪?”遂不坐而去。琇性豪侈,费用无复齐限,而屑炭和作兽形以温酒,洛下豪贵咸竞效之。又喜游燕,以夜续昼,中外五亲无男女之别,时人讥之。然党慕胜己,其所推举,尽心无二。穷窘之徒,特能振恤。选用多以得意者居先,不尽铨次之理。将士有冒官位者,为其致节,不惜躯命。然放恣犯法,每为有司所贷。其后司隶校尉刘毅劾之应至重刑武帝旧恩直免官而已顷之复职及齐王攸出镇也,琇以切谏忤旨,左迁太仆。既失宠愤怨,遂发病,以疾笃求退。拜特进,加散骑常侍,还第,卒。帝手诏曰:“琇与朕有先后之亲,少小之恩,历位外内,忠允茂著,不幸早薨,朕甚悼之。其追赠辅国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赐东园秘器,朝服一袭,钱三十万,布百匹。”谥曰威。

    (节选自《晋书•羊琇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其后司隶校尉刘毅劾之/应至重刑/武帝以旧恩/直免官而已/顷之/复职/

    B. 其后司隶校尉/刘毅劾之应至重刑/武帝以旧恩/直免官而/已顷之/复职/

    C. 其后司隶校尉/刘毅劾之应至重刑/武帝以旧恩直/免官而已/顷之/复职/

    D. 其后司隶校尉刘毅劾之/应至重刑/武帝以旧恩直/免官而/已顷之/复职/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从父,指称父亲的亲兄弟,从父年长于父者为从伯,年幼于父者为从叔。

    B. 关内侯,爵位名,一般是对立有军功的将领的奖励,有按规定户数征收租税之权。

    C. 左迁,降低官职,即“降官”。犹言下迁。汉代贵右贱左故将贬官称为左迁。

    D. 追赠,或作追封、追晋,即加封死者的官职勋位,用于表扬对朝廷有贡献的死者。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羊琇足智多谋。武帝的太子之位不稳,羊琇为武帝出谋划策,在很多方面都有补救,最终得以成功。

    B. 羊琇个性十足。在参加杜元凯的庆贺宴会时,因为不满杜元凯以连榻招待客人,他不肯坐下就此离开。

    C. 羊琇深受宠幸。武帝让他主管禁兵,参与机密,羊琇死后武帝亲下诏书,追赐官职,赏赐财物。

    D. 羊琇生性豪奢。他用木炭捣成碎屑制成兽形来温酒,洛阳的豪贵都争相仿效;他还经常和亲戚夜以继日地玩乐。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又观察文帝为政损益揆度应所顾问之事,皆令武帝默而识之。

    (2)然党慕胜己,其所推举,尽心无二。穷窘之徒,特能振恤。

  •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历年真题 难易度:中档

    年份:2018

    (2018•山东)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①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②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③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④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
    A.正襟而问客曰    端坐      B.山川相     通“缭”,盘绕
    C.江陵              攻占      D.而卒莫也     消失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是  (      )
    A.侣鱼虾友麋鹿      去今之墓葬焉
    B.举匏樽相属        吾一日长乎尔
    C.物与我皆无尽也    于其身也,耻师焉
    D.寄蜉蝣天地        又有若老人咳且笑山谷中者
    (3)下列对文段中画线句子的翻译,正确的是  (      )
    A.①这不是曹孟德围困周瑜的地方吗
    B.②本来是一代的英雄啊,可是怎么在(战争中失败)呢
    C.③流去的(水)像这样(不断地流去),可是并没有流走
    D.④这大自然无穷无尽的宝藏对我和你都很适合
    (4)下列对文段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是  (      )
    A.客人的回答抒发了对曹操的仰慕之情,表达了老当益壮的决心和意志。
    B.苏子借水与月阐发万物和人生变与不变的哲理,表明他能辩证地看问题。
    C.苏子对清风、明月的看法和态度,体现了他旷达乐观的性格特点。
    D.文段多处运用对偶和比喻,句子长短错落,韵脚灵活多变。
  •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历年真题 难易度:中档

    年份:2018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王景,莱州掖人,家世力田。景少倜傥,善骑射,不事生业,结里中恶少为群盗,勇果有盛名。梁大将王檀镇滑台,以景隶麾下,与后唐庄宗战河上,檀有功,景尝左右之。庄宗入汴,景来降,累迁奉圣都虞候。清泰末,从张敬达围晋阳,会契丹来援,景以所部归晋祖。

    天福初,授相州刺史。范延光据邺叛属郡多为所胁从景独分兵拒守晋祖嘉之迁耀州团练使。二年,大破契丹众于戚城,迁侍卫马军都指挥使、领郑州防御使,出为晋州巡检使,拜横海军节度。契丹至汴,以其党代景。景归次常山,闻契丹主殂乐城,即间道归镇,斩关而入,契丹遁去。

    周祖微时与景善,及即位,加兼侍中。景起身行伍,素无智略,然临政不尚刻削,民有讼必面诘之,不至大过即谕而释去,不为胥吏所摇,由是部民便之。广顺初入朝,民周环等数百人遮道留之不获,有截景马镫者,俄以景为护国军节度,岁余,迁镇凤翔。世宗即位,加兼中书令。先是,秦、凤陷蜀,州旁蕃汉户诣阙请收复,世宗命景与向拱率兵出大荼关进讨,连陷砦栅,遂命景为西面行营都部署,大破蜀军于上邽,斩首数万级。

    宋初,加守太保,封太原郡王。建隆二年春来朝,太祖宴赐加等,复以为西面缘边都部署。四年,卒,年七十五。赠太傅,追封岐王,谥元靖。

    性谦退,折节下士,每朝廷使至,虽卑位必降阶送迎,周旋尽礼。左右或曰:王位尊崇,无自谦抑。景曰:人臣重君命,固当如是,我惟恐不谨耳。初封郡王,朝廷以吏部尚书张昭将命,景尤加礼重,以万余缗遗昭。左右或言其过厚,景曰:我在行伍间,即闻张尚书名,今使于我,是朝廷厚我也,岂可以往例为限耶?

    (选自《宋史列传十一》)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以景麾下       隶:附属,属于

    B. 横海军节度     拜:授予

    C. 周祖微时与景   善:友好

    D. 民有讼必面之   诘:责备

    2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范延光据邺叛/属郡多为所胁从景/独分兵拒守/晋祖嘉之/迁耀州团练使。

    B. 范延光据邺/叛属郡多为所胁从/景独分兵拒守/晋祖嘉之/迁耀州团练使。

    C. 范延光据邺叛/属郡多为所胁从/景独分兵拒守/晋祖嘉之/迁耀州团练使。

    D. 范延光据邺/叛属郡多为所胁/从景/独分兵拒守/晋祖嘉之/迁耀州团练使。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王景家里世代都是种田的。他不从事生产的正事,早期曾三易其主,先后侍后梁后唐后晋。

    B. 后晋二年,在戚城大败契丹军,累迁至横海军节度,但后来契丹攻入汴京,用契丹人取代王景的职位。

    C. 王景虽行伍出身,但办案公正且亲力亲为,王景有事有求于民,民皆能为其行方便之门。

    D. 朝廷让吏部尚书张昭来传达旨意,王景用万余串钱厚赠于他,以表示尊重和谢意。

    4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1)景归次常山,闻契丹主殂乐城,即间道归镇,斩关而入,契丹遁去。

    (2)先是,秦、凤陷蜀,州旁蕃汉户诣阙请收复。

  •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历年真题 难易度:中档

    年份:2018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郑穆字闳中,福州候官人。性醇谨好学,读书至忘栉沐,进退容止必以礼。门人 千数,与陈襄、陈烈、周希孟友,号“四先生”。举进士,四冠乡书,遂登第,为寿安主簿。召为国子监直讲,除编校集贤院书籍。岁满,为馆阁校勘,积官太常博士。乞纳一秩,先南郊追封考妣,从之。改集贤校理,求外补,通判汾州。熙宁三年,召为岐王侍讲。嘉王出阁,改诸王侍讲。府僚阙员,御史陈襄请择人,神宗曰:“如郑穆德行,乃宜左右王者。”凡居馆阁三十年,而在王邸一纪,非公事不及执政之门。讲说有法,可为劝戒者,必反复擿诵,岐、嘉二王咸敬礼焉。元丰三年,出知越州,加朝散大夫。先是,鉴湖旱干,民因田其中,延袤百里,官籍而税之。既而连年水溢,民逋官租积万缗,穆奏免之。未满告老,管勾杭州洞霄宫。元祐初,召拜国子祭酒。每讲益,无问寒暑,虽童子必朝服延接,以礼送迎。诸生皆尊其经术,服其教训。故人张景晟者死,遗白金五百两,托其孤,穆曰:“恤孤,吾事也,金于何有?”反金而收其子,长之。三年,扬王、荆王请为侍讲,罢祭酒,除直集贤院,复入王府。荆王薨,为扬王翊善。太学生乞为师复除祭酒兼徐王翊善四年拜给事中兼祭酒五年除宝文阁特制仍祭酒六年,请老,提举洞霄宫。敕过门下,给事中范祖禹言:“穆虽年出七十,精力尚强。古者大夫七十而致仕,有不得谢,则赐之几杖。祭酒居师资之地,正宜处老成,愿毋轻听其去。”不报。太学之士数千人,以状诣司业,又诣宰相请留,亦不从。于是公卿大夫各为诗赠其行。空学出祖汴东门外,都人观者如堵,叹未尝见。明年卒,年七十五。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太学生乞为师/复除祭酒兼徐王/翊善四年/拜给事中兼祭酒/五年/除宝文阁待制/仍祭酒/

    B. 太学生乞为师/复除祭酒/兼徐王翊善/四年/拜给事中兼祭酒/五年/除宝文阁待制/仍祭酒/

    C. 太学生乞为师/复除祭酒兼徐王/翊善四年/拜给事中/兼祭酒五年/除宝文阁待制/仍祭酒/

    D. 太学生乞为师/复除祭酒/兼徐王翊善/四年/拜给事中/兼祭酒五年/除宝文阁待制/仍祭酒/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乡书,周制,乡学三年大比,乡老与乡大夫荐乡中贤能之书于王,谓之“乡书”或“乡老书”。后世科举因以“乡书”代指乡试中式。

    B. 出阁,皇子出就藩封。古时也指内阁官员出任外职。还有古时也称公主出嫁为“出阁”,后以“出阁”泛指女子出嫁。

    C. 致仕,古代官员奉命退休。一般致仕的年龄为七十岁,有疾患则提前。古人还常用致事、致政、休致等名称。

    D. 祖,出行前祭祀路神。从周朝的时候起,上至君王,下至平民,出门都要祭祀路神,意思是求路神保佑自己一路平安。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郑穆好学不辍,才华出众。他读书废寝忘食,声名远播,门人众多,曾经四次获得乡试第一名。

    B. 郑穆深得皇上器重,多次担任要职。他多次担任国子监祭酒,皇上亲自选定他给皇子们做侍讲。

    C. 郑穆为官爱民,不交结攀附权贵。他任职越州期间,减免百姓赋税;任京官时从不奔走权门。

    D. 郑穆为师尽责,为人重义。他教学尽心尽力,深得皇子们的敬爱;朋友托孤,他慨然担当,不取钱财。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恤孤,吾事也,金于何有?”反金而收其子,长之。

    (2)祭酒居师资之地,正宜处老成,愿毋轻听其去。

  •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历年真题 难易度:中档

    年份:2018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唐顺之,字应德,武进人。顺之生有异禀,束发即洽贯群籍。年二十三,嘉靖八年会试第一,改庶吉士。座主张璁疾翰林,出诸吉士为他曹,独欲留顺之。固辞,乃调兵部主事。

    倭躏江南,赵文华出视师,疏荐顺之。为南京兵部主事。出核蓟镇兵员,还报缺三万有奇,且条奏九事。寻命往浙江视师,与胡宗宪协谋讨贼。顺之以御贼之上策,当截之于海外,纵使登陆,则内地咸受祸。乃躬泛海,自江阴抵蛟门大洋,一昼夜行六七百里。从者咸惊呕,顺之意气自如。倭泊崇明三沙,督舟师邀之海外,斩馘一百二十,沉其舟十三。擢太仆少卿。宗宪言顺之权轻,乃加右通政。顺之闻贼犯江北,急令总兵官卢镗拒三沙,自率副总兵刘显驰援,与凤阳巡抚李遂大破于姚家荡。贼窘,退巢庙湾。顺之薄之,杀伤相当。遂欲久围困之,顺之以为非计。麾兵薄其营,以火炮攻之,不能克。三沙又屡告急,顺之乃复援三沙,督镗、显进击,再失利。顺之愤,亲跃马布阵。贼构高楼以望官军,见顺之军整,坚壁不出。显请退师,顺之不可,持刀直前,去贼营百余步。镗、显惧失利,固请顺之还。时盛暑,居海舟两月,大不适,返太仓。李遂改官南京,即擢顺之右佥都御史,代遂巡抚。顺之疾甚,以兵事棘,犹不辞。渡江,贼已为遂等所灭。

    顺之学无所不窥。于天文、乐律、地理、兵法,莫不究极原委。尽取古今载籍剖裂补缀区分部居为六编传于世学者不能测其奥也。又闻良知说于王畿,闭户兀坐,期月忘寝,多有所得。为文,沈洋纡折有大家之风。生平苦节自厉,辍扉为床,不饰祸褥。

    (选自《明史·唐顺之传》,有删节)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使登陆,则内地咸受祸    纵:放任

    B. 贼窘,退庙湾            巢:驻扎

    C. 顺之甚                  疾:痛恨

    D. 扉为床,不饰祸褥        辍:拆除

    2下列为文中加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尽取古今/载籍剖裂/补缀区分/部居为六/编传于世/学者不能测其奥也

    B. 尽取古今/载籍剖裂/补缀区分/部居为六编/传于世学者/不能测其奥也

    C. 尽取古今载籍/剖裂补缀/区分部居/为六编/传于世/学者不能测其奥也

    D. 尽取古今载籍/剖裂补缀/区分部居/为六编传/于世学者/不能测其奥也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唐顺之十五岁左右就博览群书,而且融会贯通。二十三岁时,在会试中得了第一,改任翰林院庶吉士。

    B. 倭寇的船队停泊在崇明和三沙,唐顺之率领水军,把倭寇引到外海予以全部歼灭,斩杀了一百二十个敌人,击沉十三艘敌船。

    C. 在姚家荡和三沙两战之后,由于李遂被调往南京任职,唐顺之就被提升为右佥都御史,代替李遂任凤阳巡抚。

    D. 唐顺之向王畿学习良知学说,他关起门来,专心致志,静坐思考,整整一个月忘记睡觉,获得不少心得。

    4将文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1)出核蓟镇兵员,还报缺三万有奇,且条奏九事。

    (2)遂欲久围困之,顺之以为非计。

  •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历年真题 难易度:中档

    年份:2018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杨秉字叔节,父震。少传父业,博通书传,常隐居教授。年四十余,乃应司空辟,拜侍御史,频出为豫、荆、徐、兖四州刺史,迁任城相。自为刺史、二千石,计日受奉,余禄不入私门。故吏赍钱百万遗之,闭门不受。以廉洁称。桓帝即位,以明《尚书》征入劝讲,拜太仆,迁太常。延熹三年,白马令李云以谏受罪,秉争之不能得,坐免官,归田里。五年冬,代刘矩为太尉。是时,宦官方炽,任人及子弟为官,布满天下,竞为贪淫,朝野嗟怨。秉与司空周景上言:“内外吏职,多非其人,自顷所征,皆特拜不试,致盗窃纵恣,怨讼纷错。旧典中臣子弟不得居位秉势而今枝叶实客布列职署或年少庸人典据守宰上下忿患四方愁毒可遵用旧章,退贪残,塞灾谤。请下司隶校尉、中二千石、二千石、城门五营校尉、北军中侯,各实核所部,应当斥罢,自以状言,三府廉察有遗漏,续上。”帝从之。于是秉条奏牧守以下匈奴中郎将燕瑗、青州刺史羊亮、辽东太守孙速等五十余人,或死或免,天下莫不肃然。时,郡国计吏多留拜为郎,秉上言三署见郎七百余人,帑臧空虚,浮食者众,而不良守相,欲因国为池,浇濯衅秽。宜绝横拜,以塞觊觎之端。自此终桓帝世,计吏无复留拜者。七年,南巡园陵,特召秉从。南阳太守张彪与帝微时有旧恩,以车驾当至,因傍发调,多以入私。秉闻之,下书责让荆州刺史,以状副言公府。及行至南阳,左右并通奸利,诏书多所除拜。秉复上疏谏,于是诏除乃止。每朝廷有得失,辄尽忠规谏,多见纳用。秉性不饮酒,又早丧夫人,遂不复娶,所在以淳白称。尝从容言日:  “我有三不惑:酒、色、财也。”八年薨,时年七十四,赐茔陪陵。

    (节选自《后汉书·杨秉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旧典中/臣子弟不得居位秉势/而今枝叶宾客布列职署/或年少庸人/典据守宰/上下忿患/四方愁毒/

    B. 旧典/中臣子弟不得居位乘势/而今枝叶宾客布列职署/或年少庸人/典据守宰/上下忿患/四方愁毒/

    C. 旧典中/臣子弟不得居位乘势/而今枝叶宾客布列职署/或年少庸人/典据守宰上/下忿患/四方愁毒/

    D. 旧典/中臣子弟不得居位秉势/而今枝叶宾客布列职署/或年少庸人/典据守宰上/下忿患/四方愁毒/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辟,由古代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举荐,任以官职,如《张衡传》中“连辟公府不就”。

    B. 二千石,指的是汉代郡守的俸禄,同时又是郡守(太守)的通称,而汉代最高级别是万石。

    C. 《尚书》,即上古之书,儒家经典之一,上古历史文献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

    D. 车驾,原指帝王所乘的车,因为不能直接称呼帝王,于是又可用来指帝王或者一般的王爷。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杨秉出身书香门第,教授桓帝。他深受父亲杨震的影响博通书传,常年在家教书授业,四十多岁才离家为官,桓帝即位更是被征入朝劝讲。

    B. 杨秉计日接受俸禄,廉洁自律。自为官以来,他根据自己任职日数接受俸禄,遇到门生故吏赠送钱财,他闭门拒绝,因为廉洁而受到世人称赞。

    C. 杨秉敢于迎难而上,整治官场。他担任太尉时,宦官势力正盛,这严重影响到官场环境,他与司空周录一同上书请求整治官场,最终天下肃然。

    D. 杨秉深受皇帝信任,死后殊荣。他多次竭尽忠诚向皇帝上疏,并且他的建议大多被皇帝采纳,他死后朝廷在帝王陵墓附近赐给他一块坟地。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白马令李云以谏受罪,秉争之不能得,坐免官,归田里。

    (2)秉闻之,下书责让荆州刺史,以状副言公府。

  •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历年真题 难易度:中档

    年份:2018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张世杰,范阳人。少从张柔戍杞,有罪,遂奔宋,隶淮兵中,无所知名。阮思聪见而奇之,言之吕文德,文德召为小校。累功至黄州武定诸军都统制。攻安东州,战疾力,与高达援鄂州有功,转十官。咸淳四年,大军筑鹿门堡,吕文德请益兵于朝,调世杰与夏贵赴之。及吕文焕以襄阳降,命世杰将五千人守鄂州。世杰以铁縆锁两城,夹以炮弩,其要津皆施杙,设攻具。大军破新城,长驱而下,世杰力战,不得前,遣人招之,不听。世杰提所部兵入卫,道复饶州,乃入朝。时方危急,征诸将勤王多不至,独世杰来,上下叹异。自和州防御使不数月累加至保康军承宣使,总都督府兵。遣将四出,取浙西诸郡,复平江、安吉、广德、溧阳诸城,兵势颇振。二年正月,大军迫临安,世杰请移三宫入海,而与天祥合兵背城一战。丞相陈宜中方遣人请和,不可,白太皇太后止之。未几,和议亦沮。兵至皋亭山,世杰乃提兵入定海。石国英遣都统卞彪说之使降,世杰以为彪来从己俱南也,椎牛享之,酒半,彪从容为言,世杰大怒,断其舌,磔之巾子山。明年,元帅张弘范等兵至崖山,或谓世杰曰:"北兵以舟师塞海口,则我不能进退,盍先据海口。幸而胜,国之福也;不胜,犹可西走。"世杰恐久在海上有离心,动则必散,乃曰:"频年航海,何时已乎?今须与决胜负。"悉焚行朝草市,结大舶千余作水砦,为死守计,人皆危之。已而弘范兵至,据海口,樵汲道绝,兵茹干粮十余日,渴甚,下掬海水饮之,海咸,饮即呕泄,兵大困。世杰率苏刘义方兴日大战.弘范得世杰甥韩命以官使三至招之世杰历数古忠臣曰吾知降生且富贵但为主死不移耳/二月癸未,弘范等攻崖山,世杰败,走卫王舟。大军薄中军,世杰乃断维,以十余舰夺港去。后还收兵崖山,刘自立击败之,降其将方遇龙、叶秀荣、章文秀等四十余人。世杰复欲奉杨太妃求赵氏后而立之,俄飓风坏舟,溺死平章山下。

    (摘自《宋史·张世杰传》有删减)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弘范得世杰甥韩/命以官/使三至招之/世杰历数古忠臣曰/吾知降且富贵/但为主死不移耳

    B. 弘范/得世杰甥韩/命以官使三至招之/世杰历数古忠臣/曰吾知降生且富贵/但为主死不移耳

    C. 弘范得世杰甥韩/命以官/使三至招之/世杰历数古忠臣/曰吾知降生且富贵/但为主死不移耳

    D. 弘范/得世杰甥韩命以官/使三至招之/世杰历数古忠臣曰/吾知降且富贵/但为主死不移耳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勤王:指君主的统治受到威胁而动摇时,臣子起兵救援王朝保护君王。

    B. 三宫:“宫”在秦汉以后指帝王之宫,汉代以皇帝、皇后、太后合称为“三宫”。

    C. 行朝:指皇帝临时驻在之处。南宋兵败迁都崖山,这里成了临时朝廷

    D. 癸未:是干支之一,顺序为第30个。“二月癸未”即农历二月三十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张世杰少有奇才,受到重用。他少时曾有犯法的行为,但他有奇才,受到重用,多次立功其官阶连续升迁。

    B. 张世杰忠于朝廷,入卫有功。元军攻破新城,他奋力战斗;元军招降他,他不顺从;朝廷危念他独自率部入卫。

    C. 张世杰果决英勇,敢于死守。卞彪劝降,他断其舌裂其身;退守崖山宋军赶到,他烧毁行朝市,连船作寨死守。

    D. 张世杰忠贞不渝,可歌可泣。他至死不移忠于南宋之志,战败了还思虑保卫王船,还想侍太妃寻求赵氏后代立位。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咸淳四年,大军筑鹿门堡,吕文德请益兵于朝,调世杰与夏贵赴之。

    (2)丞相陈宜中方遣人请和,不可,白太皇太后止之。未几,和议亦沮。

  •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历年真题 难易度:中档

    年份:2018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幕容白曜,幕容晃之玄孙也。白曜少为中书吏,以敦直给事宫中。袭,稍迁北部尚书。文成,与乙浑共执朝政,迁尚书右仆射,进爵南乡公。宋徐州刺史薛安都、兖州刺史毕众敬并以城内附,诏镇南大将军尉元、镇东将军孔伯恭赴之。而宋东平太守申纂屯无盐,并州刺史房崇吉屯升城,遏绝王使。皇兴初,加白曜使持节、都督诸军事、征南大将军,进爵上党公。屯碻礅,为诸军后继。白曜攻纂于无盐,拔其东郭。纂遁,遣兵追执之。回攻升城。肥城戍主闻军至,弃城遁走,获粟三十万石。又下袭破麋沟、垣苗二戍,得粟十余万。由是军粮充足。先是,淮阳公皮豹子再征垣苗不克,白曜一旬内频拔四城,威震齐土。献文下诏褒美之。升城不降白曜纵兵陵城崇吉夜遁白曜抚其人百姓怀之获崇吉母妻待之以礼白曜到瑕丘遇患因停二年,崔道固及兖州刺史梁邹守将刘休宾并面缚而降。白曜皆释之,送道固、休宾及其僚属于京师。后乃徙二城人望于下馆,朝廷置平齐郡怀宁、归安二县以居之。白曜虽在军旅,而接待人物,宽和有礼。所获申纂妇女,皆别营安置,不令士卒喧杂。及进克东阳,擒沈文秀。始末三年,筑围攻击,虽士卒死伤,无多怨叛。三齐欣然,安堵乐业。克城之日,以沈文秀抗倨不为之拜,忿而挝挞,唯以此见讥。以功拜开府仪同三司、都督、青州刺史,进爵济南王。初,乙浑专权,白曜颇所挟附,后缘此追以为责。四年,见诛,云谋反叛,时论冤之。太和中,著作佐郎成淹上表理白曜,孝文览表嘉愍之。

    (节选自《北史·慕容白曜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升城不降/白曜纵兵陵城/崇吉夜遁/白曜抚其人/百姓怀之/获崇吉/母妻待之以礼/白曜到瑕丘/遇患/因停/

    B. 升城不降/白曜纵兵/陵城崇吉夜遁/白曜抚其人/百姓怀之/获崇吉母妻/待之以礼/白曜到瑕丘/遇患/因停/

    C. 升城不降/白曜纵兵陵城/崇吉夜遁/白曜抚其人/百姓怀之/获崇吉母妻/待之以礼/白曜到瑕丘/遇患/因停/

    D. 升城不降/白曜纵兵/陵城崇吉夜遁/白曜抚其人/百姓怀之/获崇吉/母妻待之以礼/白曜到瑕丘/遇患/因停/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爵”是古代皇帝对贵戚功臣的封赐,袭爵指原有爵位的第一继承人承袭原有爵位。

    B. “尚书”是官名,北魏时期设置的北部尚书,是管理北方州郡事务的北部官署长官。

    C. “崩”有倒塌崩裂之意,是中国古代对帝王、太皇太后、王孙公主之死的委婉说法。

    D. “斛”是中国旧量器名,也用作容量单位,“一斛”本来等于十斗,后来改为五斗。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慕容白曜出身世家,一向仕途顺畅。他年轻时做过中书吏,接着屡屡升迁,担任过北部尚书、尚书右仆射;后来凭借功勋被授予都督、青州刺史等官职。

    B. 慕容白曜驰骋沙场,取得显赫战功,他带军出征,敌人闻风出逃,部队不用作战就拿下肥城,缴获数十万石粮食,接着又连续攻破四座城池,声威大震。

    C. 慕容白曜淳厚正直,待人宽和有礼。他释放了自缚投降的崔道固等人,并将他们及其属下送到京城;他还优待俘虏女眷,另设营帐安置,不让士兵喧扰。

    D. 慕容白曜位高权重,可惜蒙冤而死。他早年与乙浑一起执掌朝政,乙浑专权时,白曜曾依附乙浑,后被问责,最终以谋反之罪被杀,太和年间方得平反。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后乃徙二城人望于下馆,朝廷置平齐郡怀宁、归安二县以居之。

    (2)克城之日,以沈文秀抗倨不为之拜,忿而挝挞,唯以此见讥。

  •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历年真题 难易度:中档

    年份:2018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陈咸,字逢儒。登淳熙二年进士第。调内江县尉,县吏受贿,赋民不均。咸以闻于部使,为下令听民自陈利病,而委咸均其赋。改知果州南充县,转运司辟主管文字。岁旱,税司免下户两税,转运使安节以为亏漕计,咸白安节曰:“苟利于民,违之不可。”安节从之。蜀岁收输绢钱,民以为病,咸白安节,核入节出,奏岁减二十余万缗。大修学宫,政以最闻,改知普州。开禧元年,边事兴,四川宣抚使程松奇其才,辟主管机宜文字。咸贻书劝松捐金帛,募死士,搜人才;考图籍以疏财用之源,视险要以决攻守之计。松复书深纳,然实不能用。副使吴曦蔑视松易置将兵不关白正使咸忧之复说松收义士为缓急用据险厄立关堡以备不虞松又不能用。迁利路转运判官。曦叛臣于金,关外四州继没,人情大骇。咸留大安军督军粮,其守杨震仲振流民,备奸盗,众稍安。安丙密以曦反谋告咸,咸即遣人告松,松不之察。曦以咸蜀名士,欲首胁之以令其余,檄咸议事,咸不往,遂之利州。安丙寻奏以咸总蜀赋,从之。时僭乱后,帑藏赤立。咸至武兴,与丙商榷利病,兵政财计,合为一家。核诸司羡余,移支常平广惠米。汰弱兵二万余,规画备至,故军兴增支之数,皆不取于民。咸昼夜精勤,调度有方, 不二岁,钱粮布帛饶足。嘉陵江流忽浅,或云金人截上流,咸不动,疏而导之,自益昌至于鱼梁,馈运无阻。金州地险,咸增馈米以实之,人皆曰:“金州之险,金人不可向,何益之为?”咸曰:“敌至而虑,无及矣。”未几,金人犯上津,赖以固。召为司农少卿,卒。丙列奏其功,赐谥勤节。

    (节选自《宋史卷一百七十一》)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副使吴曦蔑视松/易置将兵/不关白正使/咸忧之/复说松收义士为缓急用/据险厄立/关堡以备不虞/松又不能用/

    B. 副使吴曦蔑视松/易置将兵不关白/正使咸忧之/复说松收义士为缓急/用据险厄/立关堡/以备不虞/松又不能用/

    C. 副使吴曦蔑视松/易置将兵/不关白正使/咸忧之/复说松收义士为缓急用/据险厄/立关堡/以备不虞/松又不能用/

    D. 副使吴曦蔑视松/易置将兵不关白/正使咸忧之/复说松收义士为缓急用/据险厄/立关堡/以备不虞/松又不能用/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漕计,指漕运总量。漕运是古代利用水道来调运粮食(公粮为主)的运输方式。

    B. 以最闻,指因政绩考核优秀而闻名。古代考核政绩时划分的等级以上等为“最”。

    C. 檄,指古代官方用以征召、晓谕、声讨的文书;在本文中作动词,用檄文告知。

    D. 司农少卿,北魏时期为大司农少卿省称,宋代时期为司农寺最高长官,掌钱谷之事。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陈咸长于政事,体恤百姓。内江县官员贪贿无为,赋民不均。陈咸陈情部使,部使让他听准百姓自陈利病,并让他来做调整赋税工作。

    B. 陈咸应变有方,效果显著。吴曦叛宋投金,多地失守,民心震惊。他督促收集军粮、发布文告赈济流民、防备奸盗,百姓最终安定下来。

    C. 陈咸总理蜀赋,调度有方。安丙推荐他总理蜀地赋税,他和安丙一同研究财政现状,把兵政财计合为一家,合理调度,收到明显效果。

    D. 陈咸面对困境,积极有为。面对嘉陵江被金人上游截流的传闻,他并不惊慌,而是积极疏导航道,使得从益昌到鱼梁的航运保持畅通。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蜀岁收输绢钱,民以为病,咸白安节,核入节出,奏岁减二十余万缗。

    (2)安丙寻奏以咸总蜀赋,从之。时僭乱后,帑藏赤立。

  •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历年真题 难易度:中档

    年份:2018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憎苍蝇赋

    欧阳修

    苍蝇,苍蝇,吾嗟尔之为生!既无蜂蚕之毒尾,又无蚊虻之利嘴。幸不为人之畏,胡不为人之喜?尔形一至眇尔欲易盈杯盡残迈石占几余腥所希杪忽过则难胜若何求丙不足乃终日而营营?逐气寻香,无处不到,顷刻而集,谁相告报?其在物也虽微,其为害也至要。

    若乃华檢广厦,珍簟方床,炎风之煥,夏日之长,神昏气蹙,流汗成浆,委四支而莫举,目毛两目其茫洋。惟高枕之一觉,冀烦歆①之暂忘。念于尔而何负,乃于吾而见殃?寻头扑面,入袖穿裳,或集眉端,或沿眼眶,目欲瞑而复警,臂已痹而犹攘。于此之时,孔子何由见周公于仿佛,庄生安得与蝴蝶而飞扬?徒使苍头丫髻,巨扇挥,咸头垂而腕脱,每立寐而颠僵。此其为害者一也。

    又如峻宇高堂,嘉宾上客,沽酒市脯,铺筵设席。聊娱一日之余闲,奈尔众多之莫敌!或集器皿,或屯几格。或醉醇酎,因之没溺;或投热羹,遂丧其魄。谅虽死而不悔,亦可戒夫贪得。尤忌赤头,号为景迹②,一有沾污,人皆不食。奈何引类呼朋,摇头鼓翼,聚散倏忽,往来络绎。方其宾主献酬,衣冠俨饰,使吾挥手顿足,改容失色。于此之时,王衍何暇于清谈,贾谊堪为之太息!此其为害者二也。

    又如醯醯之品,酱驚之制,及时月而收藏,谨瓶罂冬固济,乃众力乡以攻钻,极百端而窥觊。至于大裁肥牲,嘉肴美味,盖藏稍露于罅隙,守者或时而假寐,才稍怠于防严,已辄遗其种类。莫不养息蕃滋,淋漓败坏。使亲朋卒至,索尔以无欢;臧获怀忧,因之而得罪。此其为害者三也。

    是皆大者,余悉难名。呜呼!《止棘》之诗,垂之六经,于此见诗人之博物,比兴之为精。宜乎以尔刺谗人之乱国,诚可嫉而可憎!

    (选自《欧阳修集》)

    注:①烦歆(xiao):炎热。歆:气上升的样子。②景迹:宋元时为盗贼所立的特殊户籍,即今所云有过前科被记录在案者的档案。凡案籍人,其居处门首立红泥粉壁,并具姓名、犯事情由,每月分上、下半月,面见官府接受督察。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烦之暂忘      冀:希望

    B. 沽酒脯        市:买

    C. 虽死而不悔    谅:料想

    D. 淋漓败坏         淋漓:沾湿滴流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尔而何负           齐人勿附

    B. 庄生安得蝴蝶而飞扬   备他盗出入非常也

    C. 谨瓶罂固济           鹏徒于南冥也

    D. 乃众力攻钻           斧斤时入山林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否正确的一项是

    A. 苍蝇这种小物,一天到晚到处钻营,追逐气味寻觅芳香,片刻就能集结成群,互相通报信息。

    B. 华屋广厦,嘉宾满堂,苍蝇摇头晃脑,鼓动羽翼,时聚时散,忽东忽西,来来往往,连王衍和贾谊面对它们也会感到困扰。

    C. 欧阳修将不讨喜的苍蝇比作是谗言误国的小人,表达了对小人的厌恶和无奈,及其对当时朝廷现实状况的不满。

    D. 全文语言风趣幽默,展现了欧阳修散文平易自然、委婉曲折的风格和骈散兼行的语言模式。

    4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尔 形 至 助 尔 欲 易 盈 杯 盂 残 沥 砧 几 余 腥 所 希 秒 忽 过 则 难 胜 若 何 求 而 不 足 乃 终 日 而营 营

    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徒使苍头丫髻,巨扇挥,咸头垂而腕脫,每立寐而颠僵。

    (2)是皆大者,余悉难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