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教组卷基于海量职教高考试题库建立的在线组卷及学习系统
职教组卷
总题量:1108选择本页全部试题
  •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模拟题 难易度:中档

    年份:2020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李时珍,字东璧,蕲州人。好读医书。医家《本草》,自神农所传止三百六十五种,梁陶弘景所增亦如之,唐苏恭增一百一十四种,宋刘翰又增一百二十种,至掌禹锡、唐慎微萃,先后增补合一千五百五十八种,时称大备。然品类既烦,名称多杂,或一物而析为二三,或二物而混为一品,时珍病之。乃穷搜博采,芟烦补阙,历三十年,阅书八百余家,稿三易而成书,曰《本草纲目》。增药三百七十四种厘为一十六部合成五十二卷。首标正名为纲余各附释为目次以集解详其出产形色又次以气味主治附方。书成,将之上朝,时珍遽卒。未几,神宗诏修国史,购四方书籍。其子建中以父及是书来献, 天子嘉之,命刊行天下,自是士大夫家有其书。时珍官楚王府奉祠正,子建中,四川蓬溪知县。
    (节选自《明史•李时珍传》) 时珍生,白鹿入室,紫芝产庭,幼以神仙自命。十四补诸生,三试于乡不售。读书十年,不出户庭。博学无所弗窥,善医,即以医自居。 富顺王嬖庶孽,欲废适子,会适子疾,时珍进药,曰附子和气汤。王感悟,立适。楚王闻之,聘为奉祠,掌良医所事。世子暴厥,立活之。荐于朝,授太医院判。一岁归,著《本草纲目》。年七十六,预定死期,为遗表授其子建元。其略曰:“臣幼苦羸疾,长成钝椎,惟耽典籍,奋切编摩,纂述诸家,心殚厘定。伏念本草一书,关系颇重,谬误实多,窃加订正,岁历三十,功始成就……臣不揣愚鄙,僭肆删述,复者芟,阙者补。上自,下至稗记,凡有攸关,无不收掇。虽命医书,实该物理。”万历中,中外献书,建元以遗表进。命礼部誊写,分、各省布政刊行。赞曰:李公纷纷,乐道遗荣,下学上达,良师古人。既智且仁,道熟以成,遐以愧之,景纯通明。
    (节选自顾景星《李时珍传》)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首标正名为纲余/各附释为目次/以集解/详其出产/形色又次/以气味主治附方
    B.首标正名为纲/余各附释为目/次以集解详其出产/形色/又次以气味/主治附方
    C.首标正名为纲余/各附释为目次/以集解详其出产/形色/又次以气味/主治附方
    D.首标正名为纲/余各附释为目/次以集解/详其出产/形色又次/以气味主治附方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遗表,遗书。官员临死时给朝廷及家人留下的书信。内容包括遗物、遗事处理及对皇上的忠心。
    B.坟典,三坟、五典的并称,后通称古代典籍。其中《三坟》指伏羲、神农、黄帝之书。
    C.敕,帝王的诏书、命令。如《红楼梦》中“敕造宁国府”即指宁国府是奉皇帝诏令建造的。
    D.两京,明自永乐后,称京师顺天府与南京应天府为两京。与张衡《二京赋》中的“二京”所指不同。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李时珍严谨审慎。他穷搜博采,删繁补漏,经历约三十年,在阅了八百余家医药书籍,几易其稿才成书《本草纲目》。
    B.李时珍博学善医。科场失意后,他居家读医书十年,大门不出,什么都学,无所不读。他擅长医学,并以医生自居。
    C.李时珍为人所重。因楚王世子残暴昏聩,李时珍及时劝止了他,楚王把时珍推荐到朝廷,并授予他太医院判的职位。
    D.李时珍受人敬仰。有文章称赞他彬彬有礼,热爱医道抛弃荣华,学习知识通达高深的道理,用来效法古代圣贤。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天子嘉之,命刊行天下,自是士大夫家有其书。
    ②富顺王嬖庶孽,欲废适子,会适子疾,时珍进药,曰附子和气汤。

    唐慎微增补《本草》后,当时的人都认为此书很完备了,为什么李时珍还要再次修订?
  •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模拟题 难易度:中档

    年份:2020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江流奔腾
    简福海
    ①时间,沧海。
    ②当我通过“强国直播”实时目睹武汉,目睹穿城而过的长江时,脑中突然蹦出这两个词。
    ③空荡荡的江面,不见片帆往来,水流纡静无声,一如许多人幽深的孤寂。江面空了,便开阔了,渐渐延伸出海的形象。停摆的江湾,时间寂静如海,悲伤也漫漶成海。
    ④此刻的武汉,是一个疼痛的碰触。
    ⑤如果没有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以江汉关钟楼为焦点,随便截取一个时光切片,当是这样的:在阳光的覆盖下,江汉关钟楼尖耸接天,道路延伸,车流涌动,拐弯处,浩荡的长江接替它们一路奔腾,直向远处翻卷,隔岸的楼宇高低错落,江中船舶来回穿梭,排宕成天阔水远又繁忙有序的景象。在百年铜钟催促砥砺的声响中,你能想象,一日又一日,那真切的梦想、开阔的胸襟、热血的担当是怎样在这片土地上生成、奔突和激荡的。
    ⑥倘若调个角度,把镜头拉近放大,应有如许画面:无数生龙活虎的身影,踩着第一缕阳光从街角的某个巷子拐出,为铺着烟尘的梦想奋斗,就着夜色回到温暖的家,默默积攒新一天的力量。密集的门户,流驶的时光,一路轻尘,几缕炊烟,万家灯火,满城葳蕤。
    ⑦远景,特写,一切都应当是这副生机勃勃的样子啊。可是,这座城市走到冬春之交的十字路口,突然就慢下来、静下来、闲下来、冷下来、歇下来了。中断,封闭,破碎,彷徨,泥淖,呐喊,抗争,顿悟……一些幸福与安宁,跌落在时间的罅隙。
    ⑧生命脆弱,宛如蛛网,在风暴的漩涡中,难逃死亡的渊薮。有亲人倒下了,有医生倒下了,有基层干部倒下了,有快递小哥倒下了……曾经烟火不熄的生命,顷刻间画上了句号,仿佛狂风骤雨中的一片落叶。接连的讣告、奔涌的哀思、庄肃的仪式、匆促的祭奠……一切从简,笙箫皆默。
    ⑨邪恶的病毒犹如幽灵,越长江,过磨山,一路潜行游荡,侵临各地。踪迹过处,阴风森森,暗影重重。英勇无畏的人们,执戈以待,凛然迎击……
    ⑩大学同窗毕业十多年,多数还坚守在医疗卫生战线,白衣一袭,谱写性命相托的旋律。此时疫情在前,他们又变成一只只青耕鸟,奋战在前方后方。冲到一线的姐妹兄弟,穿着防护服,一步一步走向患者,那是同死神交战的最近距离,每一步都踩在刀尖地雷上。亲历抗击“非典”,见过了惨烈的生离死别,我更能深切体会灾难、命运、梦魇这些虚幻却又真实的词语,体会到伴随人们的不可抗拒的无常感,总是鬼魅般四处游荡,伺机抵临制造悬而未决的故事。
    ⑪当然,我也深知,密不透风的防护服,是白衣天使的铁甲战衣,深知勇气亦是肉体凡胎的金钟大罩,它最柔软也最坚固。
    ⑫光阴烟花四散,忽忽已是中年。悲欣错落,人事消磨,大学同学平日没有过多的联络交流,微信群素来沉寂萧萧。最近,却沸腾了,关切、提醒、请教、问候、祝福……每一条信息,紧紧牵扯着山迢水远的目光。网络天涯,给不了彼此拥抱,却构成了最近的依靠。
    ⑬一段讲述同学故事的视频在群里热传,单从主题看,似乎也没什么新鲜情节,医者仁心仁术,病人转危为安,无非是职责使命罢了。可稍加浏览,双泪淋然。面对全省首例危重病人,病源不清,机理不明,没有先例,无特效药……看着包裹严实的他,转身,进玻璃隔门,退远,变小,折入病房,走向体重300斤的病人,消失在那个未知的深渊,担忧从心底寸寸漫上来,漫上来。
    ⑭那是刀光剑影的生死江湖,只有他自已知道那一刻是投入到怎样的血腥与挣扎中,家人又翻炒着怎样的忐忑与煎熬。幸运的是,最终他与病人共同捧出了生命的日出。隔着屏幕,我知道在南方小城的他,还要继续扛起天职,冲向下一个病人,除了默默祈祷,无法给他别的解药。
    ⑮时光的铁铧向前挺进,犁开了春天。我曾写下歌词:苦难是花开的伏笔,冬天总为春天作序。樱花要开的,但这不是文学的修辞--深深浅浅的春光里,它们总要深深浅浅地绽放。
    ⑯两年前在武大赏过樱花,成片的花朵在珞珈山下的土地上沸腾如浪,滚荡着最后的花期,一蓬比一蓬繁盛,一朵比一朵娇妍,艳出霞彩,洁出玉质。当一个个病感借助爱的双桨,穿越黑暗的边缘,平安归来,浴血重生,是不是也会万分珍惜这生命之中来之不易的阳面,就像一株樱花树,春风来了,便摇曳出满树虹霓,彻底忘却那些雪压霜欺,抑或把其消解成人生的雨露涓滴。
    ⑰直播镜头中的长江,依然在钟楼边汤汤东去。它不是在表演,清澈、纯良、浩荡、骄傲,那是它本真的面目,更重要的是,即便风雨天心,千帆过尽,它仍旧知道自己的去向。这仿佛又是一个隐喻--暗含一节关于如何紧握命运,高歌向天,奔腾豪迈人生的精彩故事。
    ⑱我被此刻的长江启蒙:时光如沧海,有了爱,便有了渡向明天的舟楫;而一个人或座城的生命,无论怎样波折,也要流成一条江,勇往直前。
    (有删改)

    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作者通过看直播,实时目睹了疫情中的武汉和穿城而过的长江,与直播镜头中展现的过去的武汉截然不同,让作者悲伤不已。
    B.过去的武汉在作者的心中是非常美好的,它繁华有序,富有生机,充满了梦想和活力具有浓浓的生活气息。
    C.文章将长江和武汉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写,用长江奔腾不已勇往直前的精神寄寓心中的武汉,希望武汉早日重生。
    D.文章通过写同学群里讲述同学故事的视频,赞颂了疫情中的医护人员面对病毒凛然迎击,英勇无畏的精神。

    下列对文章艺术特色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文中使用了对比的手法,将疫情前的武汉景象与疫情中的武汉进行了对比,表现出了疫情对武汉的打击。
    B.文章情感抒发非常强烈,运用叙述、描写、说明抒情等表达方式,表现了自己对武汉的怀念、悲伤、期望等复杂心情。
    C.文章的语言富有特色,句式上主要以短句为主,尤其是很多地方连用短句,在表达感情上更为有力。
    D.文章在结尾部分再次写长江,既照应了题目和开头,使文章结构严谨;又深化了文章主旨,丰富了文章意蕴。

    文章的⑤⑥两段在文中有着怎样的作用?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本文题目“江流奔腾”有着怎样的意蕴?请简要阐明。
  •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模拟题 难易度:中档

    年份:2020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王彬字世儒。少称雅正,,不就州郡之命。后与兄暠俱渡江,为扬州刺史刘机建武长史。元帝引为镇东贼曹参军,转典兵参军。讨华轶功,封都亭侯。愍帝召为,以道险不就。迁建安太守,徙义兴内史,未之职,转军咨祭酒。中兴建,稍迁侍中。
    敦举兵入石头,帝使彬之。会周顗遇害,彬素与顗善,先往哭顗,甚恸。既而见敦,敦怪其有惨容,而问其所以。彬曰:“向哭伯仁,情未能已。” 敦怒曰:“伯仁自致刑戮,且凡人遇汝,复何为者哉!”彬勃然敦曰:“兄抗旌犯顺,杀戮忠良,谋图不轨,祸及门户。”音辞慷慨,声泪俱下。敦大怒,厉声曰:“尔狂悖乃可至此,为吾不能杀汝邪!”时王导在坐,为之惧,劝彬起谢。彬曰:“有脚疾已来,见天子尚欲不拜,何跪之有?此复何所谢?”敦曰:“脚痛孰若颈痛?”彬意气自若,殊无惧容。后敦议举兵向京师,彬谏甚苦。敦变色目,将彬,彬正色曰:“君昔岁害兄,今又杀弟邪?”先是,彬从兄豫章太守棱为敦所害,敦以彬亲故容忍之。
    及敦死,王含欲投王舒,舒为荆州,王应劝含投彬。含曰:“大将军平素与江州云何,汝欲归之?”应曰:“此乃所以宜往也。江州当人强盛时,能立同异,此非常人所及。睹衰厄,必兴愍恻。荆州守文,岂能意外行事!”含不从,遂共投舒,舒果沈含父子于江。彬闻应来,密具船以待之。既不至,深以为恨。敦平,有司奏彬及兄子安成太守籍之,并是敦亲,皆除名。诏曰:“ 司徒导以大义灭亲,其后虽或有违,犹将百世宥之,况彬等公之近亲。”乃原之。卒官,年五十九。
    (节选自《晋书•王彬传》,有删改)

    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的一项是 ______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的一项是 ______
    A.弱冠,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表示已经成人,但体犹未壮,所以称“弱冠”。后人用“弱冠”称二十岁左右的男子。
    B.尚书郎,官职名。东汉始置。魏晋以后,尚书省分曹,各曹有侍郎、郎中等官,通称尚书郎。
    C.从,指堂房亲属。如堂兄弟称从兄弟,堂伯叔称从伯叔。从兄,比自己年长的同祖叔伯之子。
    D.左右,一指左右两边,一指身边侍候的人,近臣。文中指在王敦身边侍候的人,与《游褒禅山记》中的“然视其左右”里的“左右”意思一样。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敦怒曰:“伯仁自致刑戮,且凡人遇汝,复何为者哉!”
    ②司徒导以大义灭亲,其后昆虽或有违,犹将百世宥之,况彬等公之近亲。

    王应为何劝王含投奔王彬而不是王舒?请简要说明。
  •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模拟题 难易度:中档

    年份:2020

    ,完成下列各题。
    一个护士的遗憾 吕 斌 在年终评选先进个人时,陈菊花习惯坐在角落里,她的眼神不是看着大家,而是盯着屋子的某一处,一副深思的样子。大家在争着抢着提名、并且气氛逐渐紧张的时候,她却置身事外,认真地背诵药名、药性和药理:茵陈,性味苦、辛,微寒。归脾、胃、肝、胆经。功能主治:清湿热,退黄疸。用于黄疸尿少,湿疮瘙痒;传染性黄疸型肝炎。我国大部分地区均有,生长于湿润的原野、路旁。
    主持会议的院长忽然喊一句,陈菊花,大家把眼光转向她,身旁的同事捅她,她才回过神来,看着院长,院长说,有人提你当今年的先进个人,你说说你的想法吧!
    陈菊花非常意外,她刚来这个医院三年,怎么能和在在座的老医生老护士比呢。去年评选时也有人提她,说她工作任劳任怨,对待患者态度和蔼、体贴,服务热情、周到,接触她的人都喜欢她。就像三月的茵陈,给患者带来福音。
    她却说,我还年轻,应该把荣誉让给老医护人员。她这一句话,得到了大家的赞同,都说,是呀,她还年轻,以后有的是机会。
    现在,她见大家都望着她,她还是那句话,我还年轻,不应该过早地获得荣誉,还是把先进的荣誉给老医护人员吧。大家七嘴八舌地说,是呀,她虽然人好,工作好,但是还年轻,应该把先进评给老医护人员,她以后有的是机会。
    她的工作场所是药房,天天就是为患者拿药,她要记住每种药的药理,要记住每种药放
    的位置,要记住每种药的价格等,在递给患者药时,她总是一副微笑的神态,每个患者见到她,心情舒畅,都赞扬地说,她真是三月的茵陈,药到病除。
    听到人们的这种评价,她只是笑眯眯地不说话,她在医学院读书时,就熟悉茵陈这种药,三月份从平民百姓的菜桌到高档饭店,是常见的佳肴,作为一种野生菜,被越来越多的人所食用,加上本身具有的中药身份,追求健康的人们更是喜爱。
    她要像三月的茵陈一样被人喜爱,她心里暖洋洋的。
    陈菊花天天默默地工作,她的微笑招牌一样展现在人们面前,白净的面皮和大大的眼睛,像明亮的窗户一样让患者心里敞亮。
    地球在不知不觉地转动,时间像流水一样一去不复返。转眼间,她眼角有了鱼尾纹,头发白了几根根,且已经是药房主任。药房里又来了几个年轻人。
    年终的评选先进,她依旧坐在角落里,听大家纷纷提名、争论不休,又有人提到了她。
    主持会议的院长已经是新人,他不知道之前的事,也不知道陈菊花有一个别名叫茵陈,他看看人到中年的陈菊花,征求意见似地对陈菊花说,老陈,咱们医院这几年新进了一批人,从培养新人、鼓励新人的目的出发,先进个人在年轻人里评选,就不考虑你这样的中年人了。
    陈菊花点头同意。她向来对这种事礼让三先,不争不抢,理何况自己已经过了青春期,荣誉对于她并没有什么意义。
    陈菊花依然故我地在药房里忙忙碌碌,日子一天天地过去,她也渐渐地变老,额头爬上了皱纹,白发更多,动作也变得缓慢了,人们似乎忘记她曾经有过的茵陈称呼。
    又是年终的评选先进,角落里,坐着的是一个老医护人员,头发斑白,满脸皱纹,望着屋子的某一处,再有一年,她就退休了。
    人们在提谁该当选今年的先进个人时,交锋很激烈,虽然都在为别人争,实际是在为自己得到这份荣誉而暗战。整个过程,没人提起角落里的陈菊花,甚至忽略了屋子里还坐着这样一个老医护工作者。
    陈菊花望着窗户外的院子,花坛里的花已经榭了,冬天什么时候来的她都没注意,冷风就呼呼地刮起来了。她习惯性地默念一些药品的药理,或者回顾一些药品的习性,这是她念大学时就养成的习惯,多年不变,冬天来了,春天不会太远,三月的时候,阳气上升、百草发芽,茵陈也会旺盛生长,是采茵陈中药的最佳时间。而到了四月,便成了蒿,药性渐减,多被普通百姓作为食财。而到了五六月只能当柴烧。所在,民间也流传着“三月茵陈四月蒿,五月六月当柴烧”的谚语。
    她,陈菊花,已经是五月、六月的茵陈了。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小说以“一个护士的遗憾”为题,点明了主人公的身份,又蕴涵着强烈的感情,表达了对评选先进这一社会现象的反思,感情真挚。
    B.陈菊花退休前一年评选先进个人时,大家都忽略了她,说明大家已经了解并且接受了陈菊花不争不枪、总是谦让的性格。
    C.“她的微笑招牌一样展现在人们面前,白净的面皮和大大的眼睛,像明亮的窗户一样让患者心里敞亮”,用生动的比喻写出了陈菊花对患者的关爱。
    D.小说描写了陈菊花一生中评选先进的几段情景,时间跨度大,重点突出,抒发了对陈菊花的赞美之情。语言朴实有味,叙事自然平时。

    小说在刻画陈菊花这个形象时,突出了她哪些性格特征?请简要分析。

    年度评选先进的情节在小说里反复出现,请简要分析这样设计有哪些作用?
  •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模拟题 难易度:中档

    年份:2020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范雎者,魏人也,字叔。诸侯,欲事魏王,家贫无以自资,乃先事魏须贾。须贾为魏昭王使于齐范雎从留数月未得报齐襄王闻雎辩口乃使人赐雎金十斤及牛酒雎辞谢不敢受须贾知之大怒以为雎持魏国阴事告齐既归,心怒雎,以告魏相。魏相,魏之诸公子,曰魏齐。魏齐大怒,使舍人笞击雎,折胁摺齿。雎详死,即卷以箦,置厕中。宾客饮者醉,更溺雎,故僇辱以惩后,令无妄言者。雎从箦中谓守者曰:“公能岀我,我必厚谢公。”守者乃请出弃箦中死人。魏齐醉,曰:“可矣。”范雎得出。魏人郑安平闻之,乃遂操范雎亡,伏匿,更名姓曰张禄。当此时,秦昭王使王稽于魏。郑安平诈为卒,侍王稽。王稽问:“魏有贤人可与俱西游者乎?”郑安平曰:“臣有张禄先生,欲见君,言天下事。其人有仇,不敢昼见。”王稽曰:“夜与俱来。”郑安平夜与张禄见王稽。语未究,王稽知范雎贤,谓曰:“先生待我于三亭之南。”与私约而去。王稽辞魏去,过载范雎入秦。范雎既相秦,秦号曰张禄,而魏不知,以为范雎已死久矣。魏闻秦且东伐韩、魏,魏使须贾于秦。 范雎闻之,为微行,敝衣间步之邸,见须贾。须贾见之而惊曰:“范叔固无恙乎!”范雎曰:“然。”须贾笑曰:“范叔有说于秦邪?”曰:“不也。雎前日得过于魏相,故亡逃至此,安敢说乎!”须贾曰:“今叔何事?”范雎曰:“臣为人庸赁。”须贾意哀之,留与坐饮食,曰:“范叔一寒如此哉!”乃取其一绨袍以赐之。范雎归取大车驷马,为须贾御之,入秦相府。府中望见,有识者皆避匿。须贾怪之。至相舍门,谓须贾曰:“待我,我为君先入通于相君。”须贾待门下,持车良久,问门下曰:“范叔不出,何也?”门下曰:“无范叔。”须贾曰:“乡者与我载而入者?”门下曰:“乃吾相张君也。” 须贾大惊,自知见卖,乃肉袒膝行,因门下人谢罪。范睢入言之昭王,罢归须贾。
    (摘编自《史记•范雎列传》)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须贾为魏昭王使于齐/范雎从留数月/未得报/齐襄王闻雎辩口/乃使人赐雎金十斤及牛酒/雎辞谢不敢受/须贾知之/大怒/以为雎持魏国阴事/告齐/
    B.须贾为魏昭王使于齐/范雎从留数月/未得报齐襄王/闻雎辩口/乃使人赐雎金十斤及牛酒/雎辞谢不敢受/须贾知之/大怒/以为雎持魏国阴事告齐/
    C.须贾为魏昭王使于齐/范雎从/留数月/未得报/齐襄王闻雎辩口/乃使人赐雎金十斤及牛酒/雎辞谢不敢受/须贾知之/大怒/以为雎持魏国阴事告齐/
    D.须贾为魏昭王使于齐/范雎从/留数月/未得报齐襄王/闻雎辩口/乃使人赐雎金十斤及牛酒/雎辞谢不敢受/须贾知之/大怒/以为雎持魏国阴事/告齐/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游说,是指某人陈述自己的建议、主张,并希望被采纳、实施,并且借此谋得利益。
    B.中大夫,古代官名,周王室及诸侯各国卿以下有上大夫、中大夫、下大夫。
    C.谒者,官名,春秋战国时期为国君、卿大大的侍从官员,掌管接待引见宾客,朝会时担警卫。
    D.里中,同里的人,同乡的人。古代五家为邻,五邻为里。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范雎出身贫寒,官至相国。年轻时,想凭借才学,建功立业,无奈家庭贫寒,长时间找不到晋升的机会,但最终他官至秦国宰相。
    B.范雎隐忍受辱,胸有大志。他因为一时不慎而被猜疑,遭受板子、荆条抽打,又被扔进茅厕,受尽屈辱,但是他心存希望相信未来。
    C.范雎隐藏自己,给人机会。须贾不问青红皂白,认定范雎是告密者,致使范雎差点丢了性命,但是他再次面对须贾时却给其以机会。
    D.范雎恩人相助,逆转人生。在范雎的生命长河里,那位没有留下姓名的“守者”、同乡郑安平、秦国谒者王稽都是改变其命运的人。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范雎闻之,为微行,敝衣间步之邸,见须贾。
    ②须贾大惊,自知见卖,乃肉袒膝行,因门下人谢罪。
  •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模拟题 难易度:中档

    年份:2020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岑彭君然,南阳棘阳人也。王莽时,守本县长。汉兵起,攻拔棘阳,彭将家属奔前队大夫甄阜。阜怒彭不能固守,拘彭母妻,令效功自补。彭将宾客战斗甚力。及甄阜死,彭被创,亡归宛,与前队贰严说共城守。汉兵攻之数月,城中粮尽,人相食,彭乃与说举城降。
    诸将欲诛之,大司徒伯升曰:“彭,郡之大吏,执心坚守,是其节也。今举大事,当表义士,不如封之,以劝其后。”更始乃封彭为归德,令属伯升。及伯升遇害,彭复为大司马朱鲔校尉,从鲔击王莽扬州牧李圣,杀之,定淮阳城。鲔荐彭为淮阳都尉。更始遣立威王张卬与将军徭伟镇淮阳。伟反,击走印。彭引兵攻伟,破之。迁颍川太守。
    会舂陵刘茂起兵,略下颍川,彭不得之官,乃与麾下数百人从河内太守韩歆。会光武徇河内,歆议欲城守,彭止不听。既而光或至怀歆追急迎降光式知其谋大怒收歆置鼓下将斩之召见彭,彭因进说曰:“今赤眉入关,更始危殆,权臣放纵,矫称诏制,道路阻塞,四方蜂起,雄群竞逐,百姓无所归命。窃闻大王平河北,开王业,此诚皇天祐汉,士人之福也。彭幸蒙司徒公所见全济,未有报德,旋被祸难,永恨于心。今复遭遇,愿出身自效。”光武深接纳之。 彭因言韩歆南阳大人,可以为用。乃贳歆,以为邓禹军师。
    更始大将军吕植将兵屯淇园,彭说降之,于是拜彭为刺奸大将军,使督察众营,授以常所持节,从平河北。光武即位,拜彭廷尉,归德侯如故,行大将军事。与诸将围洛阳数月。朱鲔等坚守不肯下。帝以彭尝为鲔校尉,令往说之。鲔在城上,彭在城下,相劳苦欢语如平生。 乃面缚,与彭俱诣河阳。帝即解其缚,召见之,复令彭夜送鲔归城。明旦,悉其众出降,拜鲔为平狄将军,扶沟侯。鲔,淮阳人,后为少府,传封累代。
    (选自《后汉书•列传第七》)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既而光武至/怀歆迫急/迎降光武/知其谋大怒/收歆置鼓/下将斩之召见彭/
    B.既而光武至/怀歆迫急迎降/光武知其谋/大怒/收歆置鼓下/将斩之/召见彭/
    C.既而光武至怀/歆迫急迎降光武/知其谋大怒/收歆置鼓下/将斩之/召见彭/
    D.既而光武至怀/歆迫急迎降/光武知其谋/大怒/收歆置鼓下/将斩之/召见彭/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字,古人幼时命名,成年(男20岁、女15岁)取字,一般自称用字表谦虚,称人用名表尊敬。
    B.侯,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二等。爵位是古代皇帝对贵戚功臣的封赐,秦以后爵位不具备行政职能。
    C.邑人,同县之人,如陶渊明《桃花源记》中有诗句:“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
    D.封,帝王授予臣子土地、封号或爵位,如“拜谏议大夫,封巨鹿县男”(《新唐书•魏征传》)。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岑彭立功自赎,坚守城池。汉兵攻克棘阳,岑彭投奔甄阜。他和部将、宾客战斗都很卖力。后来甄阜死,岑彭受伤后仍与前线甄阜的副将严说共同守城。
    B.岑彭屡立功劳,深受器重。岑彭劝降了吕植,被任为刺奸大将军,跟随刘秀平定河北。后来被任命为廷尉,封归德侯,代理大将军事务。后又成功劝降朱鲔,攻克洛阳城。
    C.岑彭深谙时局,善抓机遇。刘秀准备杀死韩歆时,岑彭向刘秀分析了如果赤眉进入函谷关后,天下的形势发展,表达愿意献身效劳。刘秀接受了他的意见,韩歆免于一死。
    D.岑彭有情有义,善于劝降。岑彭劝降朱鲔时,不顾安危,利用曾经隶属关系,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他先以往昔旧情与朱鲔慰问欢谈,后以天下局势说服朱鲔放弃顽抗之心。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彭因言韩歆南阳大人,可以为用。乃贳歆,以为邓禹军师。
    ②乃面缚,与彭俱诣河阳。帝即解其缚,召见之,复令彭夜送鲔归城。
  • 题型:诗歌鉴赏 题类:模拟题 难易度:中档

    年份:2020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问题。
    咏 史
    刘禹锡
    骠骑非无势,少卿终不去。世道剧颓波,我心如砥柱。
    贾生明王道,卫绾工车戏。同遇汗文时,何人居贵位。
    【注】①骠骑:古代将军的名号,这里指汉代骠骑将军霍去病。②少卿:任安,字少卿,曾任大将军卫青的属官。③颓波:大河决堤口奔泻而下的洪流。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这首诗将人生感慨不着痕迹地寄寓于笔墨之间,用意含蓄而隐微,情感悲愤沉痛。
    B.首联采用对举来叙事。上句称霍去病的官职,下句称任安的字,表达对任安的敬重。
    C.颔联运用白描的手法,既赞扬了任安的品质,又表明了作者的心志,感情强烈。
    D.“同遇汉文时,何人居贵位”流露出作者对朝廷用人制度的不满与怀才不遇的感叹。

    综观全诗,分析作者抒发的思想情感。
  • 题型:作文 题类:模拟题 难易度:中档

    年份:2020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这辈子没有虚度,我的一生属于核潜艇,属于祖国,无怨无悔!──黄旭华
    ②假如生命终结后可以再生,那么,我仍选择中国,选择核事业!──邓稼先
    ③我是国家培养出来的,从来没觉得我和祖国分开过,我的归宿在中国。──黄大年
    ④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鲁迅
    要求:围绕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模拟题 难易度:中档

    年份:2020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水心
    王鼎钧
    你为什么说,人是一个月亮,每天尽心竭力想画成一个圆,无奈天不由人,立即又缺了一个边儿?
    你能说出这句话来,除了智慧,必定还得加上了不起的沧桑阅历。我敢预料这句话将要流传下去,成为格言。
    多年以来,我完全不知道你经历了一些什么样的境况,从你这句话里,我有一些感触和领悟。我从水成岩的皱折里想见千百年惊涛拍岸。
    哦,皱折,年轮;年轮,画不圆的圈圈;带缺的圆,月亮;月亮,磨损了的古币;古币,模糊而又沉重的往事。三十九年往事知多少,有多少是可与人言的呢,中天明月,万古千秋,被流星陨石撞出多少伤痕,人们还不是只看见她的从容光洁?我们只有默诵自己用血写成的经文,天知地知,不求任何人的了解。
    你提起故乡。你问我归期。这个问题教我怎样答覆你呢?你怎能了解我念的经文呢。没有故乡,哪有归期,三十九年来故乡只在柳条细、柳条长的歌词里。……我们在祖国大地上流亡,一路唱“哪里有我们的家乡”,唱“我们再也无从流浪也无处逃亡”,唱得浪浪漫漫雄雄壮壮,竟唱出源源不竭的勇气来。那时候,我们都知道,祖国的幅员和青天同其辽阔,我们的草鞋势不能踏遍,我们也知道,青山老屋高堂白发也都在那儿等待游子。但是而今,我这样的人竟是真的没有家乡也没有流浪的余地了,旧曲重听,竟是只有悲伤,不免恐惧!
    你说还乡,是的,还乡,为了努力画成一个圆。还乡,我在梦中做过一千次,我在金黄色的麦浪上滑行而归,不折断一根芒尖。月光下,危楼蹒跚迎我,一路上洒着碎砖。柳林全飘着黑亮的细丝,有似秀发……
    但是,后来,做梦回家,梦中找不到回家的巷路,一进城门就陷入迷宫,任你流泪流汗也不能脱身。梦醒了,仔细想想,也果然紊乱了巷弄。我知道我离家太久了、太久了。
    不要瞒我,我知道,我早已知道,故乡已没有一间老屋(可是为什么?)没有一棵老树(为什么?)没有一座老坟(为什么?)老成凋谢,访旧为鬼。如环如带的城墙,容得下一群孩子在上面追逐玩耍的,也早已夷为平地。光天化日,那是一个完全陌生的村庄,是我从未见过的地方。故乡只在传说里,只在心上纸上。故乡要你离它越远它才越真实,
    你闭目不看见最清楚……光天化日,只要我走近它,睁开眼,轰的一声,我的故乡就粉碎了,那称为记忆的底片,就曝光成为白版,麻醉消褪,新的痛楚占领神经,那时,我才是真的成为没有故乡的人了。
    “还乡”对我能有什么意义呢?……对我来说,那还不是由这一个异乡到另一个异乡?还不是由一个已被人接受的异乡到一个不熟悉不适应的异乡?我离乡已经四十四年,世上有什么东西,在你放弃了它失落了它四十四年之后,还能真正再属于你?回去,还不是一个仓皇失措、张口结舌的异乡人?
    昨夜,我唤着故乡的名字,像呼唤一个失踪的孩子:你在哪里?故乡啊,使我刻骨铭心的故乡,使我捶胸顿足的故乡啊!故乡,我要跪下去亲吻的圣地,我用大半生想象和乡愁装饰过雕琢过的艺术品,你是我对大地的初恋,注定了终生要为你魂牵梦绕,但是不能希望再有结局。
    我已经为了身在异乡、思念故乡而饱受责难,不能为了回到故乡、怀念异乡再受责难。
    那夜,我反覆诵念多年前读过的两句诗:“ 月魄在天终不死,涧溪赴海料无还!”好沉重的诗句,我费尽全身力气才把它字字读完,只要读一遍,就是用尽我毕生的岁月,也不能把它忘记。
    中秋之夜,我们一群中国人聚集了,看美国月亮,谈自己的老家,我说,我们只有国,没有家,我们只有居所,只有通信地址!举座愀然,猛灌茅台。
    月色如水,再默念几遍“ 月魄在天终不死,涧溪赴海料无还”,任月光伐毛洗髓,想我那喜欢在新铺的水泥地上踩一个脚印的少年,我那决心把一棵树修剪成某种姿容的青年,我那坐在教堂里构思无神论讲义的中年,以及坐待后院长满野草的老年。
    想我看过的瀑布河源。想那山势无情,流水无主,推着挤着践踏着急忙行去,那进了河流的,就是河水了,那进了湖泊的,就是湖水了,那进了大江的,就是江水了,那蒸发成气的,就是雨水、露水了。我只是天地间的一瓢水!
    我是异乡养大的孤儿,我怀念故乡,但是感激我居过住过的每一个地方。啊,故乡,故乡是什么,所有的故乡都从异乡演变而来,故乡是祖先流浪的最后一站! 涧溪赴海料无还!可是 月魄在天终不死,如果我们能在异乡创造价值,则形灭神存,功不唐捐,故乡有一天也会分享的吧。
    啊,故乡!
    选自王鼎钧《一方阳光》【注】王鼎钧(1925-),散文家,山东兰陵人,1949年去台湾,1978年移居美国。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文章标题是“水心”,开篇却先写“月亮”,直到结尾部分才形象地写出“水心”的含义,其实“水”“月”都是游子情怀的寄托。
    B.文章把“带缺的月亮”比喻为“磨损了的古币”,意在形象表明月亮与古币一样古老,一样从容光洁,一样模糊了沧桑的历史记忆。
    C.作者在描绘还乡梦时写到“在金黄色的麦浪上滑行而归”“危楼蹒跚迎我”等句,以不合理的想象展现梦境,同时表达游子的深情。
    D.文章形散神聚,散的是关于故乡、关于回乡的种种遥想;聚的是作者对故乡绵延不断的情思:盼归乡,怕归乡,不归乡,报故乡。

    作者在文中主要使用“你”“我”两个人称抒写情怀,试举例说明两个人称各自有怎样的抒情效果。

    “月魄在天终不死,涧溪赴海料无还”两句诗在文中出现三次,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三次引用所表达的情感内涵有何不同。
  •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模拟题 难易度:中档

    年份:2020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买了半山百合
    林清玄
    在市场里,有个宜兰人,每隔几天来卖菜。
    这个宜兰人像魔法师一样,长得滑稽而神气,他的菜篮里每次总会有几把野花。像鸡冠花、小菊花、圆仔花、大理花之类的。他告诉我,他在家附近采到什么花,就卖什么花。
    他卖菜与一般菜贩无异,但卖花却有个性,不论大把小把,总是卖五十元,所以买的人有时觉得很便宜,有时觉得很贵。他不在乎,也不减价,理由是:“卖菜是主业,要照一般的行情;卖花是副业,我想怎么卖就那样卖呀!爽就好!”
    他卖花爱卖不卖的,加上采来的花比不上花店的花好看,有的极瘦小,有的被虫吃过,所以生意不佳。可怪的是,他宁可不卖,也不折价。有时候他的花好,我就全买了(不过才三四把),所以他常对我说:“老板,你这个人阿莎力,我真甲意。”有时候花真的不好,我不买,他会兜起一把花追上来:“嘿!送你啦!我这个人也阿莎力。”
    久了以后,相熟了,我就叫他“阿莎力”。他颇乐,远远看到我就笑嘻嘻的,好像狄斯奈卡通《石中剑》里那个魔法师一样。
    每年野姜花或百合花盛开的时候,阿莎力最开心,因为他的生意特别好。百合与野姜洁白、芬芳,都是讨人喜欢的花,又不畏虫害,即使是野生的也开得很美。那时,百合花就不只卖三四把了,他每天带来一大桶,清早就被抢光。他说,卖一桶花赚的钱胜过卖两担菜。“台北人也真是的,白菜一斤才卖二十块,又要杀价,又要讨葱,一束花五十块,也不杀价,一次买好几把,怕买不到似的。”然后他消遣我,“老板,你是台北人呀!还好你买菜不杀价,也不讨葱。”
    今天路过阿莎力的摊子,看到有几束百合,比从前卖的百合瘦小,株条也不挺直,我说:“阿莎力,你今天的百合怎么只有这些?”
    “全卖给你好了,这是今年最后的野百合了,我把半座山的百合全摘来了。”
    “半座山的百合?”“是呀!百合的季节已经过了,我走了半个山只摘到这些,以后没有百合卖了。”
    “半座山的百合,那剩下的半座山呢?”
    “剩下的半座山是悬崖呀,老板!”阿莎力苦笑着说。
    想到这是今年最后的百合,我就把他所有的百合全买下来,总共才花了三百元。回家的路上,我想,三百元就买下半座山的百合,十分不可思议。
    我把百合插在花瓶里,晚上的时候,一个人静静地看那纯白的盛放的花朵。百合的喇叭形状仿佛在吹奏音乐一样,野百合的芳香最盛,特别是夜里心情沉静的时候。香气随着音乐在屋里流淌。
    在山里的花,我最喜欢的就是百合了。从前家住山上,有四种花是遍地蔓生的,除了百合,还有野姜花、月桃花、牵牛花。野姜花的香气太艳,月桃花没有香气,牵牛花则朝开暮谢,过于软弱,只有百合是色香俱足,而且在大风的野地里也不会被摧折,花期又长。
    从前的乡下人不时兴插花。因为光是吃饱都艰难,谁会想到插一瓶花呢?但不插花不表示不爱花,每当野花盛开的时节,我们时常跑到山坡上去寻找野花的踪迹。有些山坡开满了百合花,我们就会躺在百合花的白与白之间。山风使整个田园都有着清凉的香气。感觉我们的心也像百合一般白了,并用白喇叭吹奏着高扬的音乐。然后想到“山上的百合也不纺纱,也不织布,但所罗门王皇冠上的宝石也比不上它”的句子,我们就不禁有陶醉之感了。
    近年来,野百合好像也很少了,可能是山坡地被开发的缘故。只有几次到东部去,我在东澳、南澳、兰屿见到野百合遍地开的情景。自从流行插花,百合花就可以卖钱,野生的百合在未开之前便被齐根剪断,带到市场来卖。
    瓶插在屋里的野百合花,虽然也像在坡地一样美、一样香,感受却大有不同了。屋里的百合再怎么美,也没有野地风中那样的昂扬,失去了那种生机盎然的姿势,好……好像开得没有那么“阿莎力”了。
    进口种植的百合花有各种颜色,黄的、红的、橙的,香气甚至比野生的更胜,但可能是童年印象的缘故,总觉得百合花都应该是白色的,花形则最好是瘦瘦的、长长的。可是那土生土长的、有灵性之白的百合,恐怕得要到另外半山的悬崖峭壁去看了。
    此时的野百合花期已过,剩下的都是溫室种植的百合了,这样一想,眼前这一盆百合使我生起一种深切的感怀。它是在预告一个春天的结束,用它的白来告白,用它的香来宣示,用它的形状来吹奏,我们在山坡地那无忧的生活也随百合的记忆流得远了。
    夜里,坐在百合花前。香气弥漫,在屋里随风流转。想到半山的百合花都在我的屋子里,虽然开心,内心里还是有一种幽微的疼惜。
    呀,不管怎么样,野百合还是开在山里好,野百合,还是开在山里的,好呀!
    [注]①阿莎力:日语翻译成闽南语的音译,意思是很干脆、豪爽。②甲意:台语,喜欢。


    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本文感情细腻,语言生动新颖,如“它是在预告一个春天的结束,用它的白来告白,用它的香来宣示……”,运用比拟手法,抒情真切自然。
    B.文章形散而神聚,叙述语言流畅自然,条理清晰。最后一段点明文章主旨,其前后语言表达看似接近实则意蕴不同,带给人悠长的回味。
    C.文章主要写野百合,但开头却花了很多笔墨写卖花的人,这样安排既是以人映花,也是为后文写作者对野百合花命运的思考作铺垫。
    D.作者描述自己买下了半座山的百合,在欣喜之中掺杂着一丝春天渐渐逝去的伤感,又有因为自已摧残了野百合自然野性的美而产生的愧疚。

    请结合文本分析文中卖花老板的形象特点。

    结合文本内容思考文章以“买了半山百合”为题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