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李时珍,字东璧,蕲州人。好读医书。医家《本草》,自神农所传止三百六十五种,梁陶弘景所增亦如之,唐苏恭增一百一十四种,宋刘翰又增一百二十种,至掌禹锡、唐慎微萃,先后增补合一千五百五十八种,时称大备。然品类既烦,名称多杂,或一物而析为二三,或二物而混为一品,时珍病之。乃穷搜博采,芟烦补阙,历三十年,阅书八百余家,稿三易而成书,曰《本草纲目》。增药三百七十四种厘为一十六部合成五十二卷。首标正名为纲余各附释为目次以集解详其出产形色又次以气味主治附方。书成,将之上朝,时珍遽卒。未几,神宗诏修国史,购四方书籍。其子建中以父遗表及是书来献, 天子嘉之,命刊行天下,自是士大夫家有其书。时珍官楚王府奉祠正,子建中,四川蓬溪知县。
(节选自《明史•李时珍传》) 时珍生,白鹿入室,紫芝产庭,幼以神仙自命。十四补诸生,三试于乡不售。读书十年,不出户庭。博学无所弗窥,善医,即以医自居。 富顺王嬖庶孽,欲废适子,会适子疾,时珍进药,曰附子和气汤。王感悟,立适。楚王闻之,聘为奉祠,掌良医所事。世子暴厥,立活之。荐于朝,授太医院判。一岁归,著《本草纲目》。年七十六,预定死期,为遗表授其子建元。其略曰:“臣幼苦羸疾,长成钝椎,惟耽典籍,奋切编摩,纂述诸家,心殚厘定。伏念本草一书,关系颇重,谬误实多,窃加订正,岁历三十,功始成就……臣不揣愚鄙,僭肆删述,复者芟,阙者补。上自坟典,下至稗记,凡有攸关,无不收掇。虽命医书,实该物理。”万历中,敕中外献书,建元以遗表进。命礼部誊写,分两京、各省布政刊行。赞曰:李公纷纷,乐道遗荣,下学上达,良师古人。既智且仁,道熟以成,遐以愧之,景纯通明。
(节选自顾景星《李时珍传》)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首标正名为纲余/各附释为目次/以集解/详其出产/形色又次/以气味主治附方
B.首标正名为纲/余各附释为目/次以集解详其出产/形色/又次以气味/主治附方
C.首标正名为纲余/各附释为目次/以集解详其出产/形色/又次以气味/主治附方
D.首标正名为纲/余各附释为目/次以集解/详其出产/形色又次/以气味主治附方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遗表,遗书。官员临死时给朝廷及家人留下的书信。内容包括遗物、遗事处理及对皇上的忠心。
B.坟典,三坟、五典的并称,后通称古代典籍。其中《三坟》指伏羲、神农、黄帝之书。
C.敕,帝王的诏书、命令。如《红楼梦》中“敕造宁国府”即指宁国府是奉皇帝诏令建造的。
D.两京,明自永乐后,称京师顺天府与南京应天府为两京。与张衡《二京赋》中的“二京”所指不同。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李时珍严谨审慎。他穷搜博采,删繁补漏,经历约三十年,在阅了八百余家医药书籍,几易其稿才成书《本草纲目》。
B.李时珍博学善医。科场失意后,他居家读医书十年,大门不出,什么都学,无所不读。他擅长医学,并以医生自居。
C.李时珍为人所重。因楚王世子残暴昏聩,李时珍及时劝止了他,楚王把时珍推荐到朝廷,并授予他太医院判的职位。
D.李时珍受人敬仰。有文章称赞他彬彬有礼,热爱医道抛弃荣华,学习知识通达高深的道理,用来效法古代圣贤。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天子嘉之,命刊行天下,自是士大夫家有其书。
②富顺王嬖庶孽,欲废适子,会适子疾,时珍进药,曰附子和气汤。
唐慎微增补《本草》后,当时的人都认为此书很完备了,为什么李时珍还要再次修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