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教组卷基于海量职教高考试题库建立的在线组卷及学习系统
职教组卷
总题量:9376选择本页全部试题
  • 题型:选择题 题类:期末考试 难易度:易

    年份:2020

    下列各项文学常识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游记是记叙作者游览的所见、所闻、所感的文章,一般按照观察顺序写作。 B.小说的三要素是人物、故事情节和环境。 C.《警察和赞美诗》的作者是莫泊桑,是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家之一。 D.琦君,台湾著名女作家,很多作品都表达了她对母亲的怀念。
  •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期末考试 难易度:较易

    年份:2020

    阅读下列文字,回答下列问题。
    昆明的气候 昆明为什么会四季如春呢?这是由昆明的地理位置和地形特点决定的。昆明处在北纬30’以南的地区,终年接受太阳光热较多,而且均匀。夏季受西南风和东南风的暖湿气流影响,阴雨天多,日照少,地面温度不易上升;加上地处海拔1000多米的云贵高原,气温随高度而降低,所以夏季温度不会很高。冬季昆明等地上空盛行西风。这股 的气流把附近印度半岛的干暖空气引导过来。另外,昆明地处云南东部,云南北部和东部的高大山脉又能 北方冷空气南下,因而晴天多,空气干燥,日照充足,气温较高。夏季不热,冬季不冷,四季的气温也就比较均匀了。


    依次为文中空白处选择最恰当的词语,将它的字母写在括号内。 ______

    能准确概括本文说明内容的是下列哪一项? ______
    A.昆明四季如春。
    B.昆明夏季不热,冬季不冷。
    C.昆明的地理位置和地形特点。
    D.昆明四季如春的原因。

    文中昆明“地处海拔1000多米的云贵高原”这句话运用了 ______ 的说明方法,目的是为了说明昆明 ______ 。

    昆明的什么地形特点使得这个地方冬季不冷?在文中用横线画出。

    文中画括号部分的说明顺序是下列哪一项? ______
    A.从主要到次要
    B.从概括到具体
    C.从本质到现象
    D.从部分到整体

    从内容看,本文属于哪一类说明文? ______
    A.事物说明文
    B.事理说明文
  • 题型:作文 题类:期末考试 难易度:较易

    年份:2020

    按要求作文。
    中学生富于幻想,易动感情。在同学们的心灵深处一定会不断地萌发出许许多多的“渴望”,如渴望得到父母师长的理解,渴望有位好友,渴望获得成功,甚至渴望得到一条漂亮的裙子,一本好书等。
    请以“渴望”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题目自拟。②600字以上。③诗歌除外,文体不限。
  •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期末考试 难易度:较易

    年份:2020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杭州市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上的一项提议引发热议:一位政协委员提议将“11.11”设为“全民公筷行动日”,与传统文化相结合,以“文创+公筷”模式助力公筷落地。
    自疫情暴发以来,分餐制、公筷公勺制再次进入了大众的视野,“餐桌革命”被多次提上了议程,不少地区相继发布了文明用餐的倡议:江苏省泰州市出台了全国首个《公勺公筷使用规范》地方标准,河北印发了《河北省餐饮业分餐制、公勺公筷服务规范》,成都举行了“文明公筷日”的快闪主题活动。不难看到,使用公筷的重要性已被大众所接受,大家对其重视程度也可见一斑。
    前不久,在一项调查中显示:92%的网友赞成吃饭使用公筷。尽管对使用公筷实行分餐的益处早已形成共识,但在实际推行时,却总会遭遇传统习俗与人情面子的阻梗。筷子起源于中国,是华夏饮食文化的标志之一。一双筷子、一桌饭菜,围桌而食,其乐融融,承载着中国的餐桌文化和情感交融。因此,在不少人的观念中,饭桌上互相夹菜,是表达自身情感的重要“代言”。 餐厅提供的公筷、私筷一模一样,吃着吃着就分不清了;自家人、朋友间夹个菜还要换公筷,似乎显得矫情又生分;提醒别人用公筷就像影射别人脏一样……
    但其实,早在筷子的传承和发扬过程中,也有着一套使用礼仪。其中,夹菜时不能从底部挑菜拣食、不能在盘子中翻找搅拌、不将筷子一端含在嘴里嘬吸等习俗,都体现着民间对于餐桌文化以及饮食卫生的讲究和礼貌。这些,都是与如今提出公筷制的理念同一初衷、相辅相成的。根据世卫组织统计数据表明,食源性疾患的发病率居各类疾病总发病率前列,而在疾病的各类传播途径中,唾液是最主要的途径之一。聚餐时私筷取餐、私筷同盘,更是为病毒、细菌、微生物的传播打开了方便之门。这次疫情中,因聚餐引发的感染病例更是为大众敲响了警钟--推行“全民公筷”,迫在眉睫。
    餐桌卫生是公共卫生的重要一环,餐桌文明也体现着社会文明。目前社会生产生活秩序正在逐步恢复,随着餐饮行业的复工,改进就餐习惯亟需重视。如何保持良好的就餐秩序、健康的就餐方式成了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问题,它关系着人们的健康安全,也是疫情之下的个体责任。筷子不仅是每一个中国人的饮食工具,更是一种中国表达,一份对中华文明的文化传承。而传承也需符合现代卫生理念,使用公筷公勺,体现真正的尊重与关爱,也是时代文化进步的标志。
    (选自朱晓帆《“双十一”也是“公筷日”》,2020年4月《光明日报》)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使用公筷用餐已经引起人们的重视,一些地方在以不同的方式倡导使用公筷。
    B.公筷的推进遭遇了现实生活环境下传统习俗与人情面子的阻挠。
    C.起源于中国的筷子在餐桌上既承载着国人围桌吃饭时的情感交流,也承载着中国的餐桌文化。
    D.92%的中国人赞成使用公筷用餐,就是因为大家明白这样用餐是有益处的。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作者提出将11月11日设为“全民公筷行动日”,是巧借电商促销活动的日子来引发人们对“餐桌文明”进行理性的思考。
    B.文本既列举出“公筷用餐”的倡议,又剖析了这一倡议难以落实的尴尬,可见这一现实窘况令人担忧。
    C.作者借助筷子的传统礼仪与世卫组织的数据结论,得出了为了人们的卫生健康应该推行“全民公筷”的观点。
    D.文本从使用筷子的传统礼仪与用餐卫生、餐桌文明与社会文明的角度,论述“公筷用餐”的重要性。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近期的“餐桌革命”一再强调分餐制、公筷公勺制,也是为了减少疫情期间病毒传播的机会。
    B.今天主张推行全民公筷用餐,在力争减少食源性疾患的发病率这一点上,与我国早些时候使用筷子的禁忌有相同之处。
    C.源于传统饮食习惯,有不少人认为推行公筷用餐会影响到亲朋之间的感情交流。
    D.传承中华文明,助推时代文化的进步,关键在于每一个中国人都要保持良好的就餐秩序、健康的就餐方式。
  •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期末考试 难易度:中档

    年份:2020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18世纪以来,经济全球化已经历了两波浪潮:英国主导了第一波经济全球化,美国主导了第二波经济全球化。当前,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还在继续,世界经济仍然处在深度调整期。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第二波经济全球化所提供的发展动能接近尾声,导致世界经济整体动力不足。此外,近年来欧美国家兴起一股贸易保护主义浪潮,成为阻碍21世纪全球经济可持续平衡发展的主要力量。目前,国际贸易增速连续3年低于世界经济增速,2014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下降8%.全球经济亟须重振贸易和投资,让这两大引擎重新高速转动起来。
    而今,中国自贸区战略有助于开启经济全球化3.0时代。目前,中国已与东盟、智利、瑞士、新西兰、韩国、澳大利亚等22个国家和地区达成14个自贸协定,还在与有关国家共同推进《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中日韩自贸区等谈判,再加上此次中国与东盟的自贸区升级谈判,逐步打造出一个覆盖全球的高水平自贸区网络。
    当前中国经济总量位居世界第二,进出口贸易总量从世界第二位上升到第一位,实际利用外资规模在2014年首次达到世界第一位,对外直接投资2014年为1231.2亿美元,居世界第三位。
    中国的开放将利于重塑21世纪全球开放型经济。中国推出自贸区战略,坚持深度融入全球经济,将有力地重塑开放型世界经济,形成对现有国际贸易体系的有益补充,激发国际贸易和投资活力,为中国乃至全球经济增长提供强大动力,为世界打造新的增长源、动力源。
    (节选自王文《中国自贸区战略给予世界新动力》,2015年11月《人民日报》海外版)材料二:
    10月23日上午,港珠澳大桥开通仪式在广东省珠海市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仪式并宣布大桥正式开通。大桥的建成通车,让珠江西岸与香港首次实现直接陆路相连。以前,从珠海、澳门到香港,陆路车程需要3个小时之久,如今只需不到1个小时。
    大桥的开通,不仅提升了交通效率,更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以物流为例,香港贸易发展局曾发布研究报告指出,内地的珠江西岸仓储用地充裕、人工成本较低、产业配套设施齐全,仓库租金远低于香港和珠江东岸。作为连接珠江西岸和香港的纽带,港珠澳大桥的开通,将有效扩大香港机场和货柜码头的腹地,这既能刺激珠江西岸地区物流服务的快速增长,也将进一步巩固香港的贸易中心和物流枢纽地位,可谓双赢。再以旅游业为例,大桥开通后,三地通关更加便利,“一程多站”旅游产品的推广,既能带动香港、珠海旅游的发展,也将不断充实澳门作为“世界旅游休闲中心”的功能。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看得见、摸得着,不少企业家已经跃跃欲试。
    不仅如此,港珠澳大桥的开通,还将为大湾区成长为中国经济新的增长极提供重要支撑。大桥开通后,香港的经济辐射范围,将进一步向西延伸。就广东而言,港珠澳大桥的开通,将加快香港的金融资本、人才和先进经验向珠江西岸集聚,让珠江东、西两岸的经济发展更加平衡;而从香港、澳门来看,与内地的联通,不仅为港澳拓展了发展空间,也为抢抓“一带一路”建设机遇、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提供了重要契机。
    (节选自陈凌《一桥通三地,发展趁“涨潮”》,2018年10月《人民日报》)材料三:
    上海市人大常委会秘书长陈靖在2018年全国两会上递交了建议:长三角城市合作由于各城市所处的区位和发展水平不同、对城市合作的重视程度和积极性不同,推进一体化建设的着力点也不太容易聚焦,需要从国家战略层面来统一认识,调动各方积极性。
    从国家战略的层面来看,城市群,特别是全球城市群的发展正成为国家竞争力的重要代表。上海经济学会会长周振华此前接受采访时表示,全球城市是网络空间组织的关键节点或基本节点,今后代表国家参与全球竞争合作的应该是全球城市群,而在推动全球城市群建设过程中,需要有很大的战略思路调整。
    周振华认为,上海和周边长三角其它城市的关系正在发生巨大变化,不是中心与外围的等级关系,不是单纯的接轨和融入上海或者辐射周边,而是合作、平行关系。只有借助和周边城市的分工协同,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才能提升上来。安徽省经济研究院副院长胡功杰认为,长三角一体化与“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国家战略配合协调,将进一步提升整个国家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
    (节选自《长三角 新起点再追梦》,2019年1月《人民日报》)

    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梳理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十八世纪以来英国和美国分别主导了两波经济全球化,但是现在全球经济出现了整体动力不足的现象。
    B.国际贸易增速低于世界经济增速,外国直接投资下降,这都是经济发展中的不利现象。
    C.中国目前在努力打造覆盖全球的高水平自贸区网络,这一战略有助于经济全球化。
    D.2014年,无论是实际利用外资还是对外直接投资规模,中国都位居世界首位,在全球经济发展中举足轻重。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由于第二波经济全球化发展动能不足,欧美国家又出现一股贸易保护主义浪潮,所以中国推出了自贸区战略。
    B.借助港珠澳大桥,珠江西岸地区比香港和珠江东岸更适合建立仓储中心。
    C.港珠澳大桥的开通,珠江、香港、澳门三地都将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也利于港澳与内地联通,拓展其发展空间。
    D.长三角城市尽管发展水平不同,但它们之间开展好协同合作,能利于打造具有竞争力的城市群。

    请结合材料概括我国在经济发展中的重大战略,并简要指出其意义。
  •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期末考试 难易度:中档

    年份:2020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如果不是有人发明了火车,如果不是有人把铁轨铺进深山,你怎么也不会发现台儿沟这个小村。不久,这条线正式营运,人们挤在村口,看见那绿色的长龙一路呼啸,挟带着来自山外的陌生、新鲜的清风,擦着台儿沟贫弱的脊背匆匆而过。
    可是,记不清从什么时候起,列车的时刻表上,还是多了“台儿沟”这一站,每晚七点钟,由首都方向开往山西的这列火车在这里停留一分钟。
    这短暂的一分钟,搅乱了台儿沟以往的宁静。如今,台儿沟的姑娘们晚饭刚端上桌就慌了神,她们心不在焉地胡乱吃几口,扔下碗就开始梳妆打扮。她们洗净蒙受了一天的黄土、风尘,露出粗糙、红润的面色,把头发梳的乌亮,然后就比赛着穿出最好的衣裳。有人换上过年时才穿的新鞋,有人还悄悄往脸上涂点胭脂。然后,她们就朝村口,朝火车经过的地方跑去。香雪总是第一个出门,隔壁的凤娇第二个就跟了出来。
    七点钟,火车喘息着向台儿沟滑过来。姑娘们心跳着涌上前去,像看电影一样,挨着窗口观望。只有香雪躲在后面,双手紧紧捂着耳朵。看火车,她跑在最前边,火车来了,她却缩到最后去了。她有点害怕它那巨大的车头,车头那么雄壮地吐着白雾,仿佛一口气就能把台儿沟吸进肚里。它那撼天动地的轰鸣也叫她感到恐惧。在它跟前,她简直像一叶没根的小草。
    “香雪,过来呀,看!”凤娇拉过香雪向一个妇女头上指,她指的是那个妇女头上别着的那一排金圈圈。
    “怎么我看不见?”香雪微微眯着眼睛。
    “就是靠里边那个,那个大圆脸。看,还有手表哪,比指甲盖还小哩!”凤娇又有了新发现。
    香雪不言不语地点着头,她终于看见了妇女头上的金圈圈和她腕上比指甲盖还要小的手表。但她也很快就发现了别的。“皮书包!”她指着行李架上一只普通的棕色人造革学生书包。就是那种连小城市都随处可见的学生书包。
    尽管姑娘们对香雪的发现总是不感兴趣,但她们还是围了上来。
    开车了,绿色的车门就在姑娘门面前沉重地合上了。列车一头扎进黑暗,把她们撇在冰冷的铁轨旁边。很久,她们还能感觉到它那越来越轻的震颤。
    一切又恢复了寂静,静得叫人惆怅。姑娘们走回家去,路上还要为一点小事争论不休……
    不管在路上吵得怎样厉害,分手时大家还是十分友好的。哦,五彩缤纷的一分钟,你饱含着台儿沟的姑娘们多少喜怒哀乐!
    日久天长,这五彩缤纷的一分钟,竟变得更加五彩缤纷起来,就在这个一分钟里,她们开始挎上装满核桃、鸡蛋、大枣的长方形柳条篮子,站在车窗下,抓紧时间跟旅客和和气气地做买卖。她们踮着脚尖,双臂伸得直直的,把整筐的鸡蛋、红枣举上窗口,换回台儿沟少见的挂面、火柴,以及属于姑娘们自己的发卡、香皂。有时,有人还会冒着回家挨骂的风险,换回花色繁多的纱巾和能松能紧的尼龙袜。
    香雪平时话不多,胆子又小,但做起买卖却是姑娘中最顺利的一个。旅客们爱买她的货,因为她是那么信任地瞧着你,那洁如水晶的眼睛告诉你,站在车窗下的这个女孩子还不知道什么叫受骗。你不忍心跟这样的小姑娘耍滑头,在她面前,再爱计较的人也会变得慷慨大度。
    有时她也抓空儿向他们打听外面的事,打听北京的大学要不要台儿沟人,打听什么叫“配乐诗朗诵”(那是她偶然在同桌的一本书上看到的)。有一回她向一位戴眼镜的中年妇女打听能自动开关的铅笔盒,还问到它的价钱。谁知没等人家回话,车已经开动了。她追着它跑了好远,当秋风和车轮的呼啸一同在她耳边鸣响时,她才停下脚步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是多么可笑啊。
    香雪是学生,是台儿沟唯一考上初中的人。台儿沟没有学校,香雪每天上学要到十五里以外的公社。尽管不爱说话是她的天性,但和台儿沟的姐妹们总是有话可说的。公社中学可就没那么多姐妹了,虽然女同学不少,但她们的言谈举止,一个眼神,一声轻轻的笑,好像都是为了叫香雪意识到,她是小地方的,穷地方来的。她们故意一遍又一遍地问她:“你们那儿一天吃几顿饭?”
    “你上学怎么不带铅笔盒呀?”她们又问。
    “那不是吗。”香雪指指桌角。
    其实,她们早知道桌角那只小木盒就是香雪的铅笔盒,但她们还是做出吃惊的样子。每到这时,香雪的同桌就把自己那只宽大的泡沫塑料铅笔盒摆弄得哒哒乱响。这是一只可以自动合上的铅笔盒,很久以后,香雪才知道它所以能自动合上,是因为铅笔盒里包藏着一块不大不小的吸铁石。香雪的小木盒呢,尽管那是当木匠的父亲为她考上中学特意制作的,它在台儿沟还是独一无二的呢。可在这儿,和同桌的铅笔盒一比,为什么显得那样笨拙、陈旧?它在一阵哒哒声中有几分羞涩地畏缩在桌角上。
    香雪的心再也不能平静了。她第一次意识到这是不光彩的,因为贫穷,同学才敢一遍又一遍地盘问她。
    深秋,山风渐渐凛冽了,天也黑得越来越早。但香雪和她的姐妹们对于七点钟的火车,是照等不误的。
    (选自铁凝《哦,香雪》,1982年第5期《青年文学》,有删改)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小说中刻画了两群女孩子形象,一类是台儿沟村中的女孩子,一类是公社中学里故意追问香雪的初中女生,在鉴赏中读者会发现那些女学生是看不起香雪的。
    B.小说对人物的塑造既有形象生动的动作描写、语言描写,还有精准的细节刻画、心理描写,手法灵活,人物鲜活。
    C.小说在情节发展中没有自然环境描写,只借助了社会环境描写,突出了人物形象,再现了农村的生活状况。
    D.当木匠的父亲特意给香雪制作的小木盒,在台儿沟是独一无二,在小木盒上足以见得深深的父爱。

    台儿沟是香雪的生活之地,请结合文本谈谈这一社会环境有哪些特点。

    有人评价说,香雪的目光实在是“风毛麟角”,香雪眼神与台儿沟外的人不同,香雪关注的事物与台儿沟内的姑娘也不一样,试结合文本分析其中原因。
  •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期末考试 难易度:中档

    年份:2020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关羽字云长,本字长生,河东解人也。先主于乡里合徒众,而羽与张飞为之御侮。先主与二人寝则同床,恩若兄弟。而稠人广坐,侍立终日,随先主周旋,不避艰险。先主之袭杀徐州剌史车胄,使羽守下邳城,行太守事,而身还小沛。
    建安五年,曹公东征,先主奔袁绍。 曹公禽羽以归,拜为偏将军,礼之甚厚。袁绍遣大将军颜良攻东郡太守刘延于白马,曹公使张辽及羽为先锋击之。羽望见良麾盖,策马刺良于万众之中,斩其首还,绍诸将莫能者,遂解白马围。曹公即表封羽为汉寿亭侯。初,曹公壮羽为人,而察其心神无久留之意。既而辽以问羽,羽叹曰:“吾极知曹公待我厚,然吾受刘将军厚恩,誓以共死,不可背之。”辽以羽言报曹公,曹公之。及羽杀颜良,曹公知其必去,重加赏赐。羽尽封其所赐,拜书告辞,而奔先主于袁军。
    羽尝为流矢所中贯其左臂后创虽愈每至阴雨骨常疼痛医曰矢镞有毒毒入于骨当破臂作创刮骨去毒然后此患乃除耳。”羽便伸臂令医劈之。时羽适请诸将饮食相对,臂血流离,盈于盘器,而羽割炙引酒,言笑自若。
    二十四年,先主为汉中王,拜羽为前将军,假节钺。是岁,羽率众攻曹仁于樊。曹公遣于禁助曹仁。秋,大霖雨,汉水泛溢,禁所七军皆没。禁降羽,羽又斩将军庞德。先是权遣使为子索羽女,羽骂辱其使,不许婚,权大怒。又南郡太守糜芳在江陵,将军士仁屯公安,素皆嫌羽轻己。自羽之出军,芳、仁供给军资,不悉相救。羽言“还当治之”,芳、仁咸怀惧不安。于是权阴诱芳、仁,芳、仁使人迎权。而曹公遣徐晃救曹仁,羽不能克,引军退还。 权已据江陵,尽虏羽士众妻子,羽军遂散。权遣将逆击羽,斩羽及子平于临沮。
    (节选自陈寿《三国志•蜀书•关羽传》)[注]①先主:指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刘备,自玄德。②曹公:指三国时期曹魏政权的奠基人、魏武帝曹操,字孟德。③辽:曹操手下大将张辽。④权:指三国时期孙吴政权的建立者孙权,字仲谋。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羽尝为流矢所/中贯其左臂/后创虽愈每/至阴雨骨常疼痛/医曰/矢镞有毒/毒入于骨/当破臂/作创刮骨/去毒然/后此患乃除耳
    B.羽尝为流矢所/中贯其左臂/后创虽愈/每至阴雨/骨常疼痛/医曰/矢镞有毒/毒入于骨当/破臂作创/刮骨去毒/然后此患乃除耳
    C.羽尝为流矢所中/贯其左臂后/创虽愈/每至阴雨/骨常疼痛医/曰矢镞有毒/毒入于骨/当破臂作创/刮骨去毒/然后此患乃除耳
    D.羽尝为流矢所中/贯其左臂/后创虽愈/每至阴雨/骨常疼痛/医曰/矢镞有毒/毒入于骨/当破臂作创/刮骨去毒/然后此患乃除耳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关羽做事认真。关羽和张飞跟随先主刘备,二人在众人面前整天地侍立在刘备左右,保护刘备安全。
    B.关羽为刘备立下汗马功劳。关羽曾攻下徐州城斩杀了徐州剌史车胄,曾在千军万马中取下颜良的首级,也曾让解救曹仁的于禁投降,又斩杀了将军庞德。
    C.关羽其人忠诚正直。尽管曹操重视并厚待关羽,但是关羽不忘先主刘备,在离开曹操之际,把曹操所给的厚礼封存好,一并还回。
    D.关羽主要败于内部不团结。他在外征战,南郡太守糜芳、将军士仁都没有给关羽大力相助,二人投顺孙权后,关羽又被孙权所派将领杀死。

    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曹公禽羽以归,拜为偏将军,礼之甚厚。
    ②权已据江陵,尽虏羽士众妻子,羽军遂散。
  • 题型:名句名篇默写 题类:期末考试 难易度:易

    年份:2020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杜甫一生失意,常陷入病痛孤独之境,《登高》中对此进行直接描述的句子是: ______ , ______ 。

    学与思是不可或缺的。孔子曾言“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劝学》中强调空想不如学习的句子是: ______ , ______ 。

    白居易《琵琶行》中的“ ______ , ______ ”两句是全诗的主旨,更是诗人与琵琶女感情的共鸣。
  • 题型:作文 题类:期末考试 难易度:较易

    年份:2020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在影视剧中,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到、听到“靠皇恩”“靠菩萨”“靠父母”“靠朋友”等说法。
    这些说法在中国的的确确延续了很久。如今,你是如何看待的呢?
    请根据材料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看法和认知。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期末考试 难易度:较易

    年份:2020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家国情怀作为个人对家庭和国家共同体的认同与热爱,是爱国主义精神产生的伦理基础和情感状态,在中华文明数千年演进历程中有着深厚的滋生土壤和历史渊源。
    古老的中国迈入商周时代,已经形成比较稳固的氏族血缘宗法制度。这种以血亲关系为纽带确立嫡长子继承权和主事权的父系家长制,利用父系家族关系的亲疏来决定土地、财产和政治地位的分配与继承,把血缘纽带同政治权益结合起来,不仅构成了中国社会组织形态的基本特征,也是组成社会政治结构的重要支架。这与古希腊、古罗马同时期形成的社会结构颇为不同。古希腊、古罗马在掌握铁器等生产工具后,原始性的集体协作生产逐步被家庭个体生产所代替,通过清算氏族制、瓦解原始公社、发展家庭私有制的途径步入文明社会发展旅程。中国在使用铁器等生产工具后,则在相当程度上保存乃至增强原始公社的组织形式,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发挥集体协作的力量,通过发展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农业社会踏上文明社会发展道路。由于中国进入文明社会时不是剪断而是保留了氏族制的“脐带”,氏族血缘宗法制的产生实乃自然而又必然之事,因为它既孕育于社会历史母体的胎盘之中,又适应了维护社会秩序和发展的需要。
    殷周以至春秋,所谓邦、国“八百诸侯”等,实际是由血缘宗法遗风为基础的氏族--部落--部族国家构成。因此,父子、兄弟、夫妇等不只具有个体家庭成员的“私人”关系,而且要遵守一种“公共”的政治秩序和社会规范。以父子关系为心脏和骨骼的父系家长氏族首领,首先要具备优良的才干和德行,在立德、立功、立言上有所建树。他在本家族、本部落及部族中得到认可,赢得地位和权威后,才能进一步联络和团结其他氏族、部落、部族,逐步拓展邦国的疆域以“一统天下”。这种“由家而国”的真实社会进程和历史事实,既造成人们对家庭、家族、宗族及其人伦关系的高度重视,也促使人们形成爱家、爱乡、爱国情感交织的民族心理,从源头上为中国社会发展植入了伦理与政治交叉重叠的紧密关系。
    由这种氏族血缘宗法制所决定,社会自然形成相应的思想观念和行为准则,或者说礼义道德,也就是孔子所竭力维护和推行的以“周礼”为核心的儒家思想。这套思想观念或谓礼义道德,在《礼记》里被简要归纳为“五止十义”。“五止”: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礼记•大学》)“十义”:父慈、子孝,兄良、弟弟,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君仁、臣忠。(《礼记•礼运》)在这套人伦礼义的制约和笼罩下,处于任何社会地位、充当任何社会角色的人,不论是处理纵向或横向社会关系,均有明确而严密的道德规范。“五止十义”以君臣、父子的关系为主干,又以臣、子的责任或义务为重点,敬是忠,也是孝的表现形式,忠是敬的重要内涵,也是孝的具体形态。就此而言,朝廷的为臣之道与家庭的为子之道,分为异途,实为一理。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家国情怀在我国有着深厚的滋生土壤和历史渊源,可分两个层面,一是对家庭的认同和热爱,二是对国家共同体的认同和热爱。
    B.结合了血缘纽带和政治权益的氏族血缘宗法制度,是商周时代组成社会政治结构的重要支架。
    C.在使用铁器等生产工具后,我国原始性集体协作生产继续发挥着它的作用,而古希腊原始性集体协作生产被替代。
    D.父系家长氏族首领在本家族、本部落及部族获得认可的真实社会进程和历史事实,促进了民族心理的形成。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项是 ______
    A.第一段阐述了“家国情怀”的重要性,将“家国情怀”作为文章立论的基础。
    B.第二段运用对比论证,比较中国商周时代和古希腊、古罗马社会结构的不同。
    C.第三段论述殷周至春秋时期邦国的演进过程,指出“由家而国”社会进程的重要意义。
    D.文章末段论述氏族血缘宗法制决定着社会的思想观念和行为准则,忠孝是等值的。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商周以来形成的氏族血缘宗法制对财物和权力的分配与继承主要是通过家族关系的亲疏来决定的。
    B.氏族血缘宗法制脱胎于社会历史的母体,促进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所以在进入文明社会时保留了下来。
    C.在以血缘宗法遗风为基础的邦国中,人们既要遵守家庭“私人”关系,又要遵守“公共”的政治秩序和社会规范。
    D.孔子在《礼记》里提出了“五止十义”,以此来调节君臣、父子为主的关系,强调人人遵守、责权相同。